";够了!";赵汝安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悦,";朕看诸位今日是都忘了朝堂规矩。";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张元。";赵汝安目光转向吏部尚书,";吏部档案事关重大,岂能如此草率?若是查实有人擅改文书,朕绝不轻饶。";
张元连忙跪地:";臣知罪。";
";卢爱卿。";赵汝安又看向卢颂,";朝堂之上,当议国事。这等捕风捉影之事,还是少说为妙。";
卢颂脸色难看,却也只得应声:";臣遵旨。";
";至于余卿......";赵汝安看向余谨,语气略显严厉,";为官者当以德服人,言辞太过锋利,反倒显得气量狭小了。";
余谨躬身领命:";臣谨记陛下教诲。";
赵汝安环视众臣:";今日退朝!";
文武百官鱼贯而出,却没有一个人敢多说半句。方才的争执,已经让所有人都看清了一件事:这位新任的平章事,绝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主。
";这余谨,当真是不按常理出牌。";有官员小声议论,";换做旁人,被吏部和司空大人这般针对,怕是早就服软了。";
";可不是么,";另一人压低声音,";他倒好,不但不退让,反而把卢大人的门生都扯了出来。这是要把事情闹大啊。";
";所以说,这位平章事不好惹。";又一人叹气,";年纪轻轻就敢在朝堂上与卢大人针锋相对,这性子,也太刚烈了些。";
众人纷纷点头。余谨今日的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那犀利的言辞,毫不留情的性子,都在告诉朝中官员:这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走在最后的卢颂,听着这些窃窃私语,脸色愈发阴沉。他原本以为,凭借吏部的卷宗和郑通的指证,能给余谨一个教训。没想到反倒被对方抓住把柄,把潞州的旧事都翻了出来。
";此子不除,终将成患。";卢颂暗暗咬牙,";看来,是时候用些非常手段了。";
朝会散后,文武百官走在回衙门的路上。往日里,这些官员们都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朝中大事。可今日却格外有趣,但凡余谨走过的地方,众人都像躲瘟神一般,纷纷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