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平定叛乱!

他继续在养和轩、观澜斋、浣衣局、水云殿、永华宫溜达。

其他地方基本如常,水云殿和永华宫里,大公主和云嫔比较上心。

宁晚君摆了沙盘,思索余州形势,不忘考校夏景。云嫔在佛前烧香,她的兄长是北疆的守将,她担忧余州形势影响到北疆。

从永华宫回去的路上,夏景遇到了宁承睿。

经了上次的打,小拳王宁承睿变成了小耗子,见到夏景,如同见到了煤将军,匆匆忙往后面跑。

他后面,是御花园。

不一会儿,康宁帝的呵斥声和宁承睿的哭声传来。

夏景摸了摸鼻尖。他这次真没想坑宁承睿。

回到静怡轩,他和萧月一齐坐着,焦急地等待。

又一日过去,康宁帝已在调集禁军,物色将领,要派往余州镇压。余州无人可抵挡叛军,等禁军过去,叛军定然已经成了气候。

朝堂上,康宁帝让百官商议将领人选。先说自荐,无人应答,再说举荐,出来的官员,都推荐政敌一方的将领,被举荐的将领又纷纷推辞。

在冬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领兵跨越半个国度,去攻打余州数量未明的叛军,在场的武将们无人敢应!

好不容易有将领应下,又是五六十岁的老将。他们敢接,康宁帝不敢让他们去!

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一个个低垂的脑袋,康宁帝心中一阵凄凉。

余州形势危急,正是国家用人之际,这些官员,竟没有一个有担当的!

他握紧拳头,更觉得自己平日太过仁慈。

若夏景知道他这么想,一定哈哈大笑。正是因为康宁帝太冷酷,所以才无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上一个接了余州这个烫手山芋的,是兰嫔的祖父,他的下场群臣可是历历在目。

这也有好处,起码去掉了那些投机者。没把握的人,是真不敢接康宁帝的差事。

“葛洪盛呢!”康宁帝前倾身子,目光扫过诸多脑袋。

葛洪盛是端妃的父亲,今年四十,留京的将领里,只有他最适合领兵平叛。

“葛侯偶感风寒,在家修养。”有臣子答。

康宁帝气急而笑,这风寒来得可真及时。这哪里是风寒,这是持着这件事,索要好处呢!

他想,武官中,未必都不敢领兵,指不定是被葛洪盛威胁了!

“好!”康宁帝站起身,冷冷瞥过百官,背着双手,离开了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