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思本来突然想起了什么,正要说话,却被烟娘喊了一句,索性也不再与杨毅温存,实在是杨毅的回应过于激烈,干扰了她的思绪,甚至如果不是她下意识的按住,放在臀部上的大手就更加不老实了。
这让黄思思有点本能的想要“逃”,杨毅说的没错,她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嘴上强硬罢了。
“姜指挥,此去南州暂别,尽请放心,杨某必定带着一个好好的红月郡主回来。”
杨毅挥了挥手,跟准备上车离去的姜莹打6了个招呼。
姜莹眼睁睁的瞧着杨毅跟那些女子“打情骂俏”,却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心中还是有一些怨怼。
“郡马爷自处便是,我知道自己只是个拖油瓶,而且粗手粗脚,不擅长伺候人的活,红月郡主交由林姑娘、陈姑娘、宋姑娘三位照应,肯定会比我照应的更好。”
姜莹不得不离开,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办。
吴安全已经通过南镇抚衙门送来了“朝廷谕令”,其中不但涉及到了杨毅的任命,同时还包含了他所上报的军功文书里涉及人的新任命。
裴庆果然卸下了原本的军职,被加封为“南路四州水军大都督”之职,让他即日去南州赴命,姜莹则是作为先锋官要先一步去南州洛陵的“水军都督府”张罗。
实际上现在的水军都督府连衙门选址都还没定,所有的事务都要从头开始,但毫无疑问,这代表了朝廷要抽出手来彻底解决南海匪患。
这两人的官职都只是临时职务,就像“凤天佐”的征北大元帅一样,而且从品级上讲,甚至只有二品,也就只是负责四州之地的水军招募、训练、作战事宜,甚至无法调动当地府军,只有四大柱国卫军之一的“黑鳞魔鲨旗”划归在裴庆麾下听调。
但是很明显,作为“卫都之战”中硕果仅存的几名勋贵之一,裴庆还能够身居要职,并且手握重兵,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
所以,尽管姜莹也很想留下来继续照顾裴红月,却也不得不将这件事托付给林娴等人。
除此之外,李钰还有了两个大动作,她根据“徐永”留下的改革策略,挑选出了比较重要的两条予以实施,首先便是在“宫城·云龙阁”中设立了三座“议事殿”,并重新确定了“太保、太傅、太尉”这三个超一品的虚衔官职的重要作用。
“云龙阁”正中挂“乾元殿”,由“太保”之职主理,议四方国事及杀伐兵事,说白了就是讨论外交事务和军备战事的决议。
闻清之自然是以“太保”的身份坐镇“乾元殿”,依次而下则是朝廷之中真正拥6有兵权势力的代表,例如“冀川侯·庞世元”、“信王·李德隆”、“濮弘扬”等都依次在列。。
左厢则是挂“文渊殿”,由“太傅”之职主理,议民生国策及教化建设,就是集中了户务、工务、礼务的事情,其中也多是由原来的官员履职,只不过随着勋贵集团的覆灭,更多的空缺由“风居派”代表参与其中。
潘宏虽然不再担任“宰相”,却挂上了“太傅”的职务,以后便是大乾王朝有史以来第一任“潘太傅”,只不过实权削弱了大半,是真正的“明升暗降”,也就是潘世阆有着进献“黄金剑”的功劳,否则,潘宏能留住一条性命就算是走运了。
自古以来,便有“兔死狗烹”的典故,朝廷勋贵已经覆灭,那留着“潘党”就没什么作用,反而会留下宠幸奸佞的骂名,不如寻个罪名,直接砍头抄家,到时候不但可以在民间博得大量贤名,还可以靠潘宏三十年来“辛勤耕耘”的财富,直接一波暴富。
要知道虽然勋贵集团覆灭后,所有财产都要充归朝廷,可是因为杨毅出手在先,已经抢在前头洗劫一空,朝廷虽然是“卫都之战”的胜利者,却并没有落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相反因为急需建设城防和宫城,穷得已经是叮当响。
“文渊殿”第一次“小朝议”的论题,就是怎么搞钱,怎么给各地边军、卫军发放粮饷,可把潘太傅的头发都愁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