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边的人更多,别说那几处能直接够到水,平时洗衣服的位置,现在连岸边都是三三两两来洗番薯的人。

这些岸边不能直接够到水,但是他们带了水桶,从湖里打水,就在河岸边开始洗番薯。

幸亏唐瑜三人本来想去水井那边洗的,也是带了水桶的,不然还要回去拿了水桶才能开始洗番薯。

三人也是直接加入了洗番薯的队伍。

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这边晚上温度已经在零下了,虽然现在还是下午,但是河水不像井水那样恒温,没洗一会,双手就被冻的通红。

在水井边抢到位置的几人,就好多了。

井水恒温,冬暖夏凉。现在这个季节,刚打上来的水,都还冒着热气。

唐瑜是越洗越羡慕那几人。

这时唐瑜三人又开始庆幸,他们的红薯不多了。再洗多一些,她们真怕自己的手指被冻掉。

第二天,唐瑜三人到晒谷场时才知道,原来每户人家带来的番薯,只是其中一部分。最大头的是村里的番薯。

村民们结算工分那天,兑换走的番薯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还全在村里。

品相好的,已经挑出来了大半多,很多都已经卖给了供销社。

剩下品相不好,又不耐存储的,也就只能做番薯粉条了。

唐瑜还想过,这村里怎么这么好,出工分请做粉条的老师傅来帮村民做粉条。

原来他的目的在这里啊。免费给大家做粉条,但是村民们也要留下来帮着处理村里的番薯。

唐瑜几人又是被安排清洗番薯。

清洗过的番薯,也要先称重。

个人的是和村里的混在一起做的,称好重量后,就可以按比例还给大家粉条了。

当然你要单独做粉条,也是可以的。这就要自己去动手了。

洗完的番薯还要切块,然后再用石磨加水将番薯磨成糊糊。

如果量少的,可以直接装在水缸里或什么容器里。

现在村里这么多的番薯,自然是没有那么多水缸给他装的。

村里早已经用防水的油毡布,围了好几个大水池,用来装番薯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