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不知道能去哪里

淀粉糊进入煮开的沸水中,立刻凝固成了粉条。

没过一会,粉条就漂浮了起来。虽然唐瑜之前没有看过做粉条,但是看样子,这样粉条大概就是已经熟了。

然后唐瑜就知道旁边那几口一口比一口低的锅是做什么用的了。

原来那几个灶台不开灶洞口,是因为需要的就是冷水。

飘起的粉条被旁边的人用长筷子迅速捞起,放入凉水中,快速降温。

经过三次冷水的降温,粉条已经彻底冷却。

冷却的粉条被麻利的挂在一根小竹竿上。

正在唐瑜以为接下去,这粉条会被挂到外面的大竹竿上时。

这人却绕过灶台,径直走进了仓库。也没有如唐瑜预想的那样,将粉条直接挂在竹竿上。而是将小竹竿架在了两根大竹竿之间。

将小竹竿架在两根大竹竿之间,这个操作,唐瑜一看就明白了这样做,更好的利用了空间。

但是为什么要晾在仓库里呢?

转头问黄艳红:“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晒外面,而要晒到仓库里面去呢?”

这时候,晒谷场上晾粉条的架子,也已经越来越多了,而且三脚架的脚上,也都压上了重物,明显也是不会再移动的样子。

“刚做出来的粉条不适合直接晾晒,直接晾晒在外面,粉条表面会干的很快,但内部却会变得更不容易干。

弄得不好,里面还容易发霉。所以要先在室内先把水分沥干。”黄艳红将她知道的娓娓道来。

唐瑜点点头,果然劳动者的智慧,还是厉害的。

“那外面的这些架子既然现在用不到,为什么现在就开始架起来了?”张爱华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外面的架子可不是用不到,晚上就要用上了。”说话的并不是黄艳红或陈彩莲。

几人都往声音的方向看去,说话的原来是之前她们见过一面,嫁到村里了的知青杨慧芳。她与上一次一样,抱着孩子。

“到了晚上,会将里面的粉条全部拿到外面来,晚上天气冷,这些粉条里面的水分都会被冻上。

明天再用温水泡软,然后再挂回仓库里,晾上一天一夜,后天就可以拿出来晒外面了。”

唐瑜几人一听,更疑惑了。

为什么要这么多此一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