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奶奶打听到隔壁省有一座送子娘娘庙,都说挺灵验的,她说给程妈听,程妈就来找黎安了,大家都在为她奔忙,黎安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她们又开始计划着出行。
这次只程妈和梨花奶奶陪着走一趟,当然还有宋砚,特地挑了他休息的时间,一趟过去开车要近5个小时,他们就准备在那边宿一晚,第二天去庙里拜过之后,再请一尊送子娘娘佛像来回家供着。
忙完这个事,也到了梨花奶奶和婆婆定的解结的时间。
头一天郑爷爷就不知道从哪里拉来了一车的竹木椅子,一条条摆在黎安楼下的客厅里。
转天一早又开始在家里布置,都是黎安从未涉及过的知识,梨花奶奶让她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边用不着她。
7点左右,陆续来了好些老婆婆,有几个黎安认识,就是村里的,还有好多她都不曾见过,她们应该相互都是熟识的,说着话就进了黎安的家。
梨花奶奶笑着和她们打招呼,然后她们就坐在竹木椅子上,8点未到,黎安家就传来阵阵念经的声音。
梨花奶奶就在黎安这边忙碌着,还有金梅婶和菜花婶,她们赶完集回来,正在黎安的后院洗菜,程妈和程奶奶也在,据说中午这些老阿婆都是在她这儿吃饭的。
黎安在楼上还是能听见楼下的经文声,便抱着笔记本去找程清云。
程清云见黎安过来,便问:“家里这是在干什么?”
她早上就问过程妈了,程妈只回她一句,你别管,就不理她了。
“我也没明白,说是什么解结。”
程清云点点头,她大概是知道了,作为本地人她当然多少知道一点这个事,不过知道归知道,理解也是理解不了的,这种神神叨叨的事,对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长大的孩子来说,太难理解。
“那让她们操持去吧,咱们等吃饭就行。”
法事也做了,送子娘娘也请了,黎安也随缘了,她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搞得大家的生活都一团乱,大不了就是做试管嘛,她也想开了。
这一摊子事忙完,新年也就近了,年二十八九的时候,村里来人就少了,黎安把网上的订房也取消了,为了年后节目组进场做准备,大概是过完正月的样子,谢爸爸他们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