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勇猛的富弼

刑不上士大夫!

作为北宋朝廷的弊端,在场众人不知道吗??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可为什么没有人去说呢!

其中最大原因,自然是因为这是关于士大夫群体的利益,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是不会对此有异议。

可是……

这些士大夫群体当中,也不是没有头脑清晰者,真心为国效力的人,确实提出或意识到需要某种程度地改变“刑不上士大夫”的局。

尽管……

这种改变并非完全废除这一原则,而是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解释。

可事实上……

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刑不上大夫”这一原则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和尊重。

宋太祖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就立下了“不杀士大夫及言官”的誓约。

这一誓约被后世皇帝所遵循!

没办法……

不遵循,不行啊!

宋朝以孝道立国!

只要后世皇帝有一丁点的苗头。

都会被那些士大夫群体怒喷。

不遵循老赵的誓言,那后世皇帝就是不孝,那这以孝治国岂不是就成了笑话。

为此……

形成了宋朝特有的政治风气。

很多情况下……

宋朝的士大夫在犯罪后,通常会先经过内部弹劾,如果罪责不大,就通过斥责或庭训等方式来惩罚,而不是直接走司法流程。

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士大夫的体面和尊严,却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司法公正和威慑力的讨论。

当然……

这也并不意味着宋朝的士大夫可以完全免于法律的制裁。

实际上,经过时间的推移。

宋朝对于士大夫的犯罪并非一概而论地不予处罚。

高级官吏在犯罪时往往能免于死刑。

但是……

流放却是在所难免的。

“污蔑!”

“纯属污蔑!”

“富相!你可不要血口喷人啊!”

让富弼这样指着鼻子怼,一众官员也是面色难看。

“官家!”

“臣要弹劾!”

“富弼!身居宰相之位,却不思为君分忧,而是想要陷官家于不孝之地。”

“臣请!”

“革除富弼的宰相职务!”

而就在此时……

在司马光过后,新上任的御史台右谏议大夫,梗着脖子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