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妃的话像一颗石子,在郭凌峰心头激起千层浪。他知道,这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实则暗藏杀机。陶夭夭对他的心意,他并非毫无察觉,只是他深知自己身处漩涡之中,实在不宜再招惹是非。而这丽妃,显然是想要利用这一点,挑拨他和陶夭夭的关系,甚至借机打击公主一派。
“丽妃娘娘说笑了,”郭凌峰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公主殿下身份尊贵,臣对她只有敬仰之情,不敢有丝毫逾越。”
丽妃见郭凌峰不上钩,也不恼怒,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是吗?那就好。本宫也是担心侯爷年轻有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缠住,耽误了前程。”
郭凌峰自然听得出她话里的威胁之意,但他只是淡淡一笑,并不接话。两人又寒暄了几句,郭凌峰便借口有事,起身告辞。
离开丽妃的寝宫,郭凌峰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知道,这场后宫的暗潮汹涌,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他必须尽快查清真相,才能保护自己和陶夭夭。
当天晚上,郭凌峰借口处理公务,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仔细回想最近发生的事情。他总觉得,丽妃今日的举动太过刻意,仿佛是有人在背后指使。
“是谁呢?”郭凌峰眉头紧锁,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人影。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几个名字。
而此时,皇宫的另一边,皇帝正在批阅奏折。丽妃款款走进来,为他轻轻揉捏肩膀,声音娇媚动人,“皇上,您已经批阅了一天的奏折了,要注意休息啊。”
皇帝放下手中的笔,转头看着丽妃,眼中满是宠溺,“爱妃今日怎么有空来朕这里?”
丽妃轻轻依偎在皇帝怀里,状似无意地说道:“臣妾今日听闻了一些关于公主和郭侯爷的传闻,心里有些担心,所以想来问问皇上。”
皇帝眉头微皱,“什么传闻?”
丽妃故作犹豫地咬了咬嘴唇,“臣妾也不知真假,只是听说……公主似乎对郭侯爷动了真心……”
她话音未落,皇帝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此事当真?”
“臣妾也不知……”丽妃垂下眼帘,掩盖住眼底的得意之色,“只是,无风不起浪……”
深夜,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郭凌峰的书房,将一封信笺塞进了他的手中,“侯爷,这是我家娘娘要奴婢交给您的,请您务必仔细阅读。”说罢,不等郭凌峰反应,便转身消失在夜色中。郭凌峰展开信笺,借着微弱的烛光,一行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丽妃挑拨,切勿相信,吾心如明月,天地可鉴。”落款是陶夭夭的印章,一抹淡淡的桃花香气从信纸上散发出来,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的委屈和无奈。
郭凌峰的心中五味杂陈,他自然相信陶夭夭的为人,但丽妃的举动和那番话语,也不像是空穴来风。他将信笺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作灰烬,心中暗自决定,要尽快查清此事,还陶夭夭一个清白。
次日,郭凌峰故意在御花园流连,果然,没过多久,便遇见了独自一人赏花的陶夭夭。她今日穿着一袭素雅的白色衣裙,脸上不施粉黛,却更显得清丽脱俗,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公主殿下。”郭凌峰上前行礼,语气恭敬而疏离。
陶夭夭见到郭凌峰,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便被掩盖下去,她微微点头,语气平静地说道:“郭侯爷不必多礼。”
两人沉默了片刻,郭凌峰开口道:“昨日丽妃娘娘所说之事,不知……”
陶夭夭脸色一白,不等他说完,便打断道:“侯爷不必再提,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行的正坐得端,不怕别人议论。”
郭凌峰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陶夭夭身边的宫女巧妙地打断,说是皇后娘娘召见,陶夭夭便匆匆离去,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香气,在空气中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