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里的房间稍微改造一下,就能隔成上千个单间。
都是贫民窟,但条件也有高低之分。
一个是有水有电的楼房,一个是刮阵风就能吹倒的茅屋,还要随时面对市政委员会的强拆。
妥了,如果真有这样的地方,苏尔贫民窟的人肯定屁颠颠的搬过去。
“这些办公楼的状态怎么样,都是危房吗?”罗恩在地图上圈了圈。
“老旧是肯定的,按照规定至少要修缮后才能住人,但印度的情况你懂的…”
整个国家都是草台班子,就连饮用水都不达标,你指望住的房子能好到哪去?
“我需要实地去看看。”罗恩心里有了决定。
“把它们留给需要的人,或许更好。”拉胡尔耸耸肩。
与其让一群老赖霸占那儿,还不如为贫民窟里的人找个家。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那几栋楼搞到手,罗恩暂时没什么主意。
当然那些楼也不会白白给贫民窟的人住,再不济房租水电什么的还是要收一收的。
社区管理也全部安排自己人,操作好的话,保不齐又多了一大批信徒。
从拉胡尔的工作室离开,罗恩立即带上人直奔苏尔电器的东北方。
这片区域属于城市天际线的边界,它有居民区、有市场、有各种小作坊,也有似模似样的办公楼。
但比南孟买的高楼大厦差得远,商场、高档公寓等配套设施,也鲜有出现。
拉胡尔说的那些办公楼确实距离苏尔电器不远,它们中间只隔了那块尚未开发的荒地。
大楼看起来是七十年代的产物,好些外墙立面斑驳不堪。
罗恩他们刚下车就撞见一群男男女女,拿着铁锹榔头、簸箕扫把,浩浩荡荡的向一堵围墙出发。
“他们在干什么?”他好奇的问。
阿希什没看明白,阿莫尔却很有经验。
“老板,他们在补墙。”
“补墙?”
“对。”
“但那堵墙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男人女人们围住的那堵墙不仅没问题,看起来状态还相当不错。
有领头的一人正手拿木槌,在围墙边敲敲打打,边做些记号。
“他们要把那里的墙拆了,去补另外一堵墙。”阿莫尔十分笃定。
果然大概探清地方后,那些人立即动手,开始在做记号的地方挖洞。
被拆下来的建材通过竹篓、木车,又运回他们来时的地方。
有一栋大楼的墙角露了个坑,需要修补,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罗恩看的直皱眉头,这些修补用的建材,看起来比原先的更不耐用。
但没办法,印度没有专业的土木工程师认证机构,所有人接受的培训都不合格。
拌在水泥里的黄沙从野外淘来,带着盐粒、淤泥和粪便,因此哪怕是新造的房子看上去也饱经风霜,如被鼠啮虫蚀。
房东拒绝修缮大楼,那只能住户们自己雇人动手。谁的墙坏了谁修,通常大家都不修。
不过这次破的洞有些离谱,雨季一到,水哗哗的往里灌,不修不行。
雇来的工人们难于没有材料修补,只能拆这片区域原本存在的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