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民间禁忌4

搬家要选好日子。一般会避开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因为这三个月分别是“清明”“盂兰”和“重公”三节,被认为是阴气较重的月份,不适合进行搬家这样的喜事。搬家当天,要在中午之前完成主要的搬家工作,民间认为中午之后阳气逐渐减弱,阴气上升,此时搬家不吉利。而且搬家时要先搬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寓意着“开门进财,先立炉灶”,保证家庭生活的富足。这些民间禁忌大多承载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敬畏,虽没有科学依据,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青水镇,这座在漫长岁月中静静沉淀的古老小镇,每一寸石板路、每一道屋檐都氤氲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镇里流传着众多神秘莫测的民间禁忌,犹如一张无形却坚韧的大网,将生活其中的人们温柔又执拗地笼罩。在这些禁忌里,搬家择日一事尤为关键,被视作关乎一家兴衰祸福的头等大事。老人们常常告诫晚辈,搬家的日子若选得不对,冲撞了天地间那不可言说的神秘规则,灾祸便会如影随形,给一家人带来绵延不绝的厄运。

林宇和妻子晓妍,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里历经无数个日夜的拼搏,靠着省吃俭用与不懈努力,终于攒够了钱,在青水镇购置了一套二手房。房子虽略显陈旧,墙壁上的漆皮像被岁月轻轻啃噬过一般,微微剥落;木质的门窗开合时,总会发出细微而悠长的“嘎吱”声,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但这房子胜在地理位置绝佳,周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只要迈出家门走几步路,便能融入热闹非凡的集市,扑面而来的浓郁生活气息,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两人满心欢喜,仿佛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轮廓,迫不及待地着手筹备搬家事宜。

林宇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匆忙从老家赶来。她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布衫,脚步急促,神色间满是担忧。她的手中紧紧握着一本泛黄的老黄历,那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吉凶宜忌,在她心中,这是承载着先辈智慧与庇佑的宝典。她苦口婆心地劝林宇:“孩子啊,这搬家可千万马虎不得,一定要挑个黄道吉日。咱青水镇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那可都是有讲究的,可不能破,这都是为了你们以后的日子能顺顺当当啊。”说着,她便戴上那副黑框老花镜,缓缓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翻动着老黄历,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地查找适合搬家的良辰吉日,眼神中满是专注与虔诚,仿佛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

然而,林宇却对这些传统禁忌嗤之以鼻。他一边手脚麻利地整理着物品,一边不耐烦地回应母亲:“妈,都什么时代了,还信这些老掉牙的东西。这些所谓的禁忌不过是封建迷信罢了,老一辈人思想太守旧,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哪有那么邪乎。我就想赶紧搬进去,安定下来,开启我们的新生活。”

母亲皱起眉头,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语重心长地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这可不是小事,它关系到你们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别不当回事,等真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晓妍站在一旁,看着丈夫和婆婆各执一词,心里十分纠结。她轻轻拉了拉林宇的衣角,轻声细语地说:“老公,妈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不然咱们还是慎重些,看看日子再搬吧?”

林宇却态度坚决,满不在乎地说:“你别多想,那些都是糊弄人的,不会有什么事的。”晓妍无奈,只好默默妥协,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就这样,他们不顾母亲的反对,选了个普通的周末便开始搬家。那天,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乌云犹如一块巨大无比的铅板,沉甸甸地压在小镇的上空,让人仿佛喘不过气来。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压抑沉闷的味道,无端地让人心里发慌。当他们费尽周折把最后一件家具搬进屋里时,突然,一阵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那风声犹如猛兽的咆哮,吹得门窗“砰砰”作响,仿佛有一双无形且愤怒的大手在拼命拍打着。院子里的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枝叶相互抽打,发出沙沙的声响,好似在发出急切的警告。林宇和晓妍被这突如其来的狂风吓了一跳,晓妍满脸担忧地说:“这风来得也太突然了,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吧?”林宇却满不在乎地笑着安慰:“就是一场普通的大风而已,别瞎想,说不定是老天爷在欢迎咱们入住呢。”

夜幕降临,四周陷入一片死寂。林宇和晓妍躺在床上,本以为忙碌了一天,能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可不知为何,两人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安静到能清晰地听见彼此急促的心跳声。突然,一阵轻微而诡异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哒哒哒”,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有人穿着破旧的鞋子,正缓缓地在地板上拖沓前行。晓妍惊恐地瞪大了眼睛,瞳孔中满是恐惧,她紧紧抓住林宇的胳膊,指甲几乎都嵌入了他的皮肤,声音颤抖得厉害:“老公,你听到了吗?这到底是什么声音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宇心里也有些发毛,但还是强装镇定,故作轻松地安慰道:“别自己吓自己,可能是楼上邻居晚上起夜的声音,睡吧,别瞎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