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救国良策

和洋人交易!

开放大连等延海城市的贸易权!

用丝绸,用瓷器,用他们洋人想要梦寐以求的东西,去交换,去换长枪,去换大炮,去换洋人手中的白银!”

乾隆黯淡的眸子骤然一亮。

是啊!

这是个好主意。

此前因为乾隆下了禁海命令,在严苛的禁海条件下,整个大清,就只开放了广东一个港口,出口指甲缝那么大小的货物除去,算是给洋人的恩赐。

而且这么点货物,还得经过各级衙门层层的审批和监视,可见其严。

海上的洋人,盼大清的瓷器,茶叶,丝绸,就像是饿了一个月的恶狼,口水哗啦啦的流,眼睛都要盼出血来了。

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洋人写的请求开放港口的信件送过来。

乾隆都置之不理。

但是如今不同。

小主,

如今大清遇到事了。

像是一般寻常老百姓家里遇到事,又是卖儿子卖女儿卖田地卖房屋,它开放港口这压根就不算什么,对于整个大清来说。

“好主意!

晓岚!

你救了朕!

救了大清呐!”

乾隆十分认同。

群臣也是纷纷祝贺。

纪晓岚这次真是冒尖了。

真是解决了大家伙的大难题。

“纪大人,好办法,好法子!”

“开放港口,挣洋人的钱,咱们大清的东西好,在搞的价钱,那帮傻呵呵的洋人都会买的。”

“解决难题了!解决了!有了银子,咱们也买枪买炮!招兵买马!”

虽然这么做有点违背祖宗的意思,列祖列宗都不允许过多的和洋人贸易,但眼下非常时期,当行非常办法!

整个港口贸易,需要交给一位廉洁的官员来监督。

赵清廉与和珅二人显然是不适合的。

纪晓岚最合适。

就怕……就怕他和上次一样,遇事钻牛角尖。

为了能够以防万一。

乾隆决定安排分手,辅佐一下。

阿桂不是常常在家做生意吗,他的能力和品格没话说,让他辅佐一下纪晓岚这个愣头青,倒是实现了优势互补,这样,港口和洋人贸易的事情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纰漏了。

对,就这么办!

“退朝!”

乾隆瞥了一眼和珅,刚刚头疼欲裂过程中,他用余光瞟了一眼和珅,和珅目光也一直在自己身上,两人装了个满怀,真怀疑,和珅有点猜透了自个的想法。

不过也不怕。

他是皇帝。

和珅即便猜到也无能为力。

走出宫门的和珅一把抓住赵清廉。

“你怎么手心手背都是汗?额头也是。”

和珅喉头松动。

无暇顾及汗水。

他左右环顾四周,确认无人之后,伏身在赵清廉耳边道:

“我吓死了!

万岁爷喊着头疼,但他不停用余光看着我!

如果咱猜测的不错的话。

他……他心里绝对想的是对我下手!

你提了个那么个馊主意,与其牺牲整个官僚体系,还不如牺牲我,我熟悉万岁爷的秉性,他老人家最会权衡利弊,心里一定是这样想的,想着对我怎么下手。

还好!

还好!”

和珅拍拍胸脯。

看向了欢呼雀跃离开的纪晓岚。

“今天老纪是脑子是开光了,提出了办法,不然我死定了!”

“要说也真是奇怪,这个书呆子还真是难得聪明一次,聪明的恰到好处,刚好是你赵兄想不出来办法的时候,今天的风光倒是都白他一个人抢走了。”

赵清廉眺望向纪晓岚身上的目光逐渐收回,淡淡一句道:“我早就想到了,只是不愿说罢了。”

见到给大清挖坑的行为,乾隆没跳下,赵清廉心中失落。

开放港口,对清廷有益,他想到了没说。

查抄贪官,对清廷统治无疑,他特意提了,但乾隆很明显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知道其中的弊端,查抄贪官是会有银子进账,但丢掉的确实官员们对大清的支持。

乾隆知道这一点。

这老东西倒也不糊涂。

整个朝廷之上,除了自己能够想到开放贸易之法外,还有纪晓岚,真是一个大大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