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赵大人的福利,诱人呐!

只为了能够阻止万岁爷的这道诏令。

“皇上,临阵换将是大忌啊!”

刑部尚书耿秉忠也是附和:“皇上,张将军战功赫赫,眼下只是一时的失败啊,况且,就连阿桂,兆慧这样的人,一生之中也不是说都是胜利。”

见到乾隆的目光看向自己,兆慧也是难得的出来表了一下态,对于张一甲的能力,自己是亲眼目睹的。

绝对不是饭桶之辈。

“万岁爷,还请再给张将军一个机会。

眼下的失败是只是暂时的。”

满朝都是反对声,如果换做上是以往,乾隆还真的可能改变想法。

但是如今不一样。

三个月时间一到,国库将再也无力支撑前线的供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已经大半时间过去。

他从张一甲身上看不到希望。

所以,这个将必须换。

力排众议,换将的诏令即刻下发了过去。

事情已成了事实,面对主将换成赵清廉,刘墉纪晓岚二人还不想放过最后的机会。

“万岁!

如果赵清廉担任主将,还是不能够扭转战局,又该当何罪?

上次攻城战详细过程大家都有看到,赵清廉从中作梗的端倪只要长眼睛的都可以看到。

赵清廉此人本就奸贼,当初为了能够达成目地更是不择手段,如今为了能够替换张一甲成为主帅,佯攻云南城东西两门也是可以的!不然不可能那么少伤亡!”

和珅:“纪大烟袋,你不要给我胡说八道啊你!伤亡少就佯攻吗?简直谬论!”

“皇上,赵清廉一个文臣,担任主将,咱们都不同意,您要是执意要行,赵清廉若是执意要做,可以,他也必须三个月后拿出成绩来!

若是三个月后,不能打出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来,他赵清廉必须担责!”

乾隆答应下来,反正又不是自己担责,也没人敢让他担责。

不过他留了一手。

虽然赵清廉担任主帅,但并不代表他就拥有对整个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实际上,张一甲军队的控制力还在其本人身上,只要自己一日不撤掉张一甲,张一甲的十万人就不可能真正听他赵清廉的。

把赵清廉提上来作为主将,只是看看他能不能够对眼下僵硬的战局,有什么妙法子。

说实话。

乾隆能不知道战局难吗?

知道!

比谁都清楚,甚至比张一甲还要清楚。

地方三个藩镇,加起来拢共三十万的兵力。

云南,广东,福建,三省之地,每地都有差不多十万兵力。

他们的攻城兵力多少?

区区二十万。

也就是二比一的攻城比例。

如若采用死脑筋的硬碰硬,胜算渺茫的几乎看不见。

如今之际,既然常规方法行不通,那就试试剑走偏锋的法子,所以,赵清廉的上场是必须的。

只有他这个家伙能够想出来一些常人所想不到的法子,也只有他才有机会啃下这块难啃的骨头。

……

收到乾隆诏令的赵清廉笑了,从千里迢迢来到这云南战场,他没有一天是开心的,每天都在为扳倒推走张一甲而努力,而忧愁。

如今,总算是成了。

不过和他预料的有些不一样,他本以为乾隆会把张一甲召回,没想到还是留在这里充当副将。

只是这一下,赵清廉就想到了乾隆老儿的小心思,这老东西终究还是留了一手,害怕撤走张一甲后,自己能够掌握二十万的军队。

如果是这样,那第二个清朝的年羹尧不就出现了?

手握重兵的臣子,乃是皇帝心头大患。

更不要说清朝这个视汉人如虎狼般防备的朝代了。

军帐内,接到诏令的张一甲往后一个踉跄, 一步一退,整个身子颤栗,还好身后有个桌角及时扶住,脸上骇然的表情足以说明他对此事情的惊讶。

自己……自己明明发过去的是一个揭发的折子。

但换来的却是,这份诏书。

这场攻城战明明就是赵清廉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