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初探水患,疑云待解

叶阳捏着半截木楔走到窗前。

晨雾中的宫阙像浸在水里的墨画,西南角腾起的炊烟该是灾民聚集的瓦子巷。

他想起昨日经过西市时,那个往粥棚扔粟米的帷帽商人——周氏商号运来的陈米,袋口都打着燕赵边境特有的双耳结。

"巳时三刻召工部议事。"叶阳转身时,蟒袍带起的风扑灭了案头残烛,"把十年前边境水闸的图纸找出来,特别是..."他顿了顿,指尖敲在摊开的监工名单上,"张侍郎督造的那几座。"

朝霞染红飞檐时,叶阳的轿辇特意绕道西市。

灾民排队的粥棚前,他瞧见个戴玛瑙扳指的胖商人正在验看米袋。

当那人弯腰时,后颈露出块铜钱大小的胎记——和昨日探子报来的周氏嫡子特征分毫不差。

"听闻周掌柜的商队昨日在涞水翻了三车米。"叶阳突然出声,惊得那商人手抖撒了半勺粟米,"孤这有个治水的买卖,不知..."

话未说完,街角突然传来马蹄声。

张大臣的侄儿领着队兵卒横冲直撞过来,马鞭险些扫到粥棚立柱。

叶阳眯眼看着年轻人腰间新换的玉带钩,那嵌着的绿松石纹路,分明和赵国使团上月进贡的礼单图样如出一辙。

日昳时分,李冰将修补好的堤坝模型抬进议事殿。

樟木雕成的涞水河道里,新设计的分流闸门正在模拟洪水冲击。

叶阳握着朱砂笔在工部呈报的预算册上勾画,突然在"糯米灰浆"项旁停住——账目记载的采购量,足够抹平整条涞水堤岸。

"明日启程前..."叶阳合上册子时,袖中滑落半片槐树皮,正是昨日从宫墙夯土里抠出来的。

他望着窗外渐沉的落日,忽然听见廊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当值侍卫捧着密报撞进门时,腰牌上沾着涞水特有的红泥。

暮色彻底笼罩王城时,御书房点亮了十二盏连枝灯。

叶阳展开涞水县令的密奏,目光在"决口处发现赵国制式箭簇"几个字上反复流连。

灯影摇晃间,他摸出怀中的青铜虎符,冰凉纹路渐渐被体温焐热。

戌时的更鼓穿透雨幕,叶阳将最后一张舆图塞进鎏金铜筒。

李冰正在偏殿调试新制的量水尺,铁器相撞的叮当声混着雨打芭蕉的响动。

案头摆着两封刚用火漆封好的密函,一封要送往边境大营,另一封的收件人处赫然写着"周氏商行"。

窗缝漏进的风掀起纸角,露出"以工代赈"方案里新添的朱批。

墨迹未干的"市舶司"三字下,画着道蜿蜒曲线,像极了涞水改道后的新河道。

当值的宦官进来添灯油时,发现太子殿下靠着凭几睡着了,手中还攥着半块沾满蜂蜜的杨木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