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们一次次摇头叹息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浮现,珍贵的药材如流水般送进魏府,却丝毫未能扭转魏征日益恶化的病情。
李世民感到深深的无力,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却找不到一丝光明。
“冲喜” 的念头最初在他脑海中闪现时,他也犹豫过。衡山公主是他最疼爱的女儿,自幼聪慧可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她的一颦一笑,都能驱散李世民心中的阴霾。
将她许配给臣子之子冲喜,不知公主是否愿意。
可一想到魏征为大唐奉献的一切,想到魏征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咬咬牙,决定冒这个险。
魏叔玉品行端正,才华出众,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想必能给公主幸福。
但李世民心中仍有顾虑,冲喜之事虽有先例,可将备受宠爱的公主下嫁臣子冲喜,一旦失败,不仅无法挽救魏征的生命,还可能让女儿陷入不幸。
他在殿内停下脚步,望着案几上的玉玺,心中五味杂陈。玉玺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可此刻,他却觉得自己如此无力,连挽救忠臣生命、护女儿周全都难以做到。? 他又缓缓踱步起来,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若是此次冲喜仍无法挽救魏征的性命,该如何是好?失去魏征,朝堂上再难有如此直言不讳之人,谁还能像他一样,毫无保留地指出自己的过错?
在甘露殿空旷的穹顶之下,李世民负手伫立,目光透过雕花窗棂,望向太极宫那重重宫阙。
此刻,他的内心被无尽的忧虑所填满,大唐的千秋伟业在他心中反复掂量,未来的走向宛如一团迷雾,令他深感迷茫。
没有了魏征在身旁直言进谏,往后朝堂之上,谁能在关键时刻,毫无保留地指出决策的偏差?谁又能为大唐的长治久安,提供高瞻远瞩的谋略?
想到这里,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如潮水般涌上他的心头,让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帝王,也不禁感到彷徨。
可李世民心中清楚,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绝不能放弃。魏征为大唐奉献了一生,这份功绩与忠诚,值得他倾尽所能去回报。
更何况,挽救魏征,也是在守护大唐来之不易的繁荣。
经过一番痛苦的深思熟虑,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将自己最为疼爱的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之子魏叔玉,期望借这场婚事冲喜,为魏征带来生机。
主意既定,李世民快步走到殿门口。
春日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却未能驱散他心中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