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是,炮兵不仅是炮兵,他关键时刻还可以是步兵投入战斗,现在在明军之中,只有操作120口径以上大型火炮的士兵,才被冠以‘炮兵’称号。
其他的全都被归类为‘战斗炮兵’序列之中,平时跟随步兵兄弟一起进行体能步操训练,战时列入步兵序列进行机动。
一切的军事条例,全都是在作战之中进行调整的,像是以前,洪治帝编写的‘步兵操典’中规定,步兵与炮兵分开训练,但在海东海北打了那么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得出,步炮协同,炮必须跟着步兵,而不是步兵跟着火炮。
这喜峰关,是辽东平原进入京师重地的关键险隘,谭纶担任蓟辽总督之时,就一力主张修建,洪治帝从善如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
谭纶作为一个老行伍,地势重不重要,他是真的懂,从喜峰关顶层往外眺望,洪治帝发觉当初谭纶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从喜峰关上发射出的炮弹,能够将唯一的一条山路给覆盖在内,不管来多少人,只要大炮一响,全都得玩完。
看着这壮美的景色,洪治帝不由得感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如此壮美,”可惜词到用时方恨少,洪治帝只得是感叹一声,“不负朕之此行!”
感叹完景色,洪治帝这才开始做起‘本职’工作来,他在询问喜峰关内之将官问题时,才发现,喜峰关副师长原来是李如松。
“你父可是石见侯李成梁,”洪治帝边走边问面前的汉子。
“回陛下,臣父正是如今还在海北的石见侯,”李如松恭敬的回答道,“臣于洪治三年得承父荫,为辽阳千户,谭总督巡抚辽东之时,将臣调任喜峰关,后入京师皇家陆军学院就读一年,这才重新回到喜峰关,升任为副师长。”
李成梁的石见侯爵位,是大明第一个以海北县府敕封的侯爵,大明光复海北海东海西后,并没有强制将各地的县名进行更改,而是重新按照地域进行了划分。
李成梁在海北立下不少功劳,洪治帝才以石见侯奖赏于他,戚继光被调任回来后,李成梁成为了三岛最大官员,考虑到李成梁历史上有养寇自重的习惯,这三岛他也是待不了多久,洪治帝就要重新任命一名官员前往接替他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