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元年,沈廷扬与张名振等率将士数万人、战船两百艘北上,
接应清苏松提督吴胜兆反正,在崇明岛外突遇风暴而大败。
沈廷扬不幸被俘,继而被押往苏州和南京审讯,
降清的江宁巡抚土国宝、大学士洪承畴等人劝降,均遭其拒绝。
永历元年七月二日酉刻,沈廷扬身着方巾宽袍,被押往苏州三山街淮清桥。
在那里,他端正衣冠,向南叩拜,高呼“为国而死,死而何憾”,慷慨就义。
南明永历帝追赠他为户部尚书,后来满清盖章隆又假惺惺地追谥“忠节”。
“不敢,不敢!”沈廷扬慌忙摆手道,“这并非我一人之功。”
李国助却不紧不慢地行了礼,直起身来问道:
“小弟有一事不明,还望兄长不吝赐教。”
沈廷扬忙道:“赐教不敢当,少东家请讲,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李国助问道:“请问兄长为何要出资招募劳工,渡海来承建永明城的建设工程呢?”
沈廷扬神色一滞,随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片刻之后笑道:
“起初是因为买了南海边地公司的股票,当然希望公司能够兴旺发达、生意兴隆,”
“作为公司的股东,我也能跟着拿到更多的分红。”
“今年四月,见公司船运来大批辽民,”
“使我意识到南海边地还能为辽民提供一片安身之地,”
“故此我愿继续承建公司的各类工程,”
“不仅是永明城,也包括雅兰城及新城的各类扩建和改建工程。”
“沈兄高义!小弟代逃亡到此的辽民谢过沈兄。”
说着李国助又对着沈廷扬长揖。
“哎呀,贤弟何故如此,折煞在下了!”
这次沈廷扬反应比较快,不等李国助长揖到地,便把他扶住了,
“若论高义,还当属贤弟父子啊。”
“都说海商多匪类,可你们非但不行海盗之举,反而来这苦寒之地开荒建设,”
“竟还把山东的山蚕引种到此,做成了一项大宗贸易。”
“你们早就料到辽东会被建奴攻陷,大批辽民将流离失所。”
“故此早早准备了十艘大船运送辽民渡海来此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