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炮五级巡航舰

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但实际上南海边地公司的人都很清楚,

李旦随时都有能力调动数百艘商船。

李国助笑笑,表示认同和理解,他现在困得连点头的力气都没了。

李俊臣迟疑了一下,问道:“但不知小当家想造怎样的战舰呢?”

“造载炮44门的西式战舰,采用西式船体和西式帆装。”

一说到船,李国助立马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道,

“这种船有一层连续火炮甲板,载30门18磅炮,”

“露天甲板配备12门9磅炮和2门32磅臼炮。”

很显然他说的这种战舰,按照英国形成于17世纪末的战舰分级标准,是属于五级巡航舰。

别看是等级倒数第二的战舰,但在17世纪的亚洲,这已经能算得上是主力战舰了。

44年后,郑成功攻台时,荷兰派来救援的四艘战舰中,

主力舰赫克托号也才配置了30多门火炮,在五级战舰中算是低配了。

占领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最厉害的战舰也不过是四级战舰的水平。

总之,17世纪的东亚海面根本就不存在战列舰级别的舰船,

四级巡航舰已经算是顶级战力了。

三级及以上的战列舰由于造价昂贵,各国海军总是希望能使用尽可能长的时间,

所以建造材料也尽可能使用风干年限长的橡木,最好是能风干15年以上。

但四级及以下的巡航舰造价相对低廉,也不是正规海战中的主力战舰,

并不需要太长的使用年限,用风干3年的橡木建造就可以了。

1620年,永明造船厂若能造出两三艘四级巡航舰,在东亚海域便可以是海上强权了。

若是能造出5~10艘四级巡航舰,便可以在西太平洋横行无忌了。

“哎呀,我们真要有几艘这样的战舰,便无需再忌惮西班牙人了!”

李俊臣听了也甚是欣喜,一脸兴奋地说道。

李国助含笑扬了扬头:

“这不算什么,等最优质的木材风干够15年,我还要造载炮74门的战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