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未命名草稿

志平晚上回到厂里,刚坐下来,手机响了,他还以为是老姜打来的电话,拿起来一看却是小童打的。

小童一个人在外跑业务,也是刚刚进旅馆闲着没事,给志平打电话呢,

“听说你不做瓦了吗?”

”在做啊,谁说不做了?”

“那上周开会,说你的瓦厂倒闭了,卤片都卖到公司来了。”

志平无比惊讶:“这是谁说的呀?”

但他迅速想到,张丰大爷最后分家时,瓦也要,粉子也要,最后一车装走,原来是送到环湖来的呀!

这让志平瞬间觉得是一种耻辱。他本来回老丈人家都不想让别人闲话,没想到他大爷的直接把他恶心到家了。

志平对着手机半天没说话,然后说了一句知道了。他年轻好胜的心,第一次遭遇到这样的羞辱。

过了一会,果然是老姜又打来电话,客客气气的寒暄“业务如何”最后又问道:“听工人说你来板子厂了啊?”

志平刚说顺路看了看。老姜就说下次来提前跟他说一声,他回头请吃饭。

志平说了感谢,老姜又说:“今年看势头不错哎,我这里有就差个技术员,你有空万常来指导,反正你现在又不生产了,就呆在我那里好了。我给你股份,哈哈哈。”老姜说的自己哈哈一笑,像是化解志平不好回答的尴尬气氛。

志平心里早已清楚,他一直在等老姜穷途末路,无计可施的时候,他再一口气全部端下来。

那时候他招几个女工就可以边做瓦边生产包装箱,但他把这种想法放心里,绝不轻易吐出来。志平只含糊的说下次见面再谈吧。

“好的好的。”老姜客气的挂了电话。

躺下来的时候志平又面临着严峻的资金短缺问题,好在他除了日常摩托车加油和晓月的长途话费,他几乎没什么开支。倒是隔三差五的石粉厂老板过来买瓦,他还有些进账。

志平又想到卖瓦时,看门的老程越来越越不配合了,每次有人来买瓦,他都要过问价格。志平就让老程从淘汰下来的次品瓦里卖个几十块钱,等晚上回来再交给他。如此老程才十分卖力的配合起来,保证车子进出时大门是开的。

但制片也明显感觉出这里绝非久留之地,大爷早已离开这里了,这道大门进出的问题没人能正常解决了。如果老姜愿意抛橄榄枝,他也用不着端那么高的架子。资金是个问题,也是主要问题,一旦资金解决了,其他都不是难题。

西河镇桥头那条宽敞的溪边大路一直通往环湖,去环湖的车,都从包装箱板材门口经过。志平要在湖边瓦厂的眼皮底下站起来,堂堂堂正正做瓦做包装箱。

也许正是逼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志平决定把瓦全部低价处理掉。第二天他开始清点成品瓦的数量,早期的两堆瓦已数过好几遍了,志平每次清点都没仔细数过。他突然想到如果不在家的时候,老陈把瓦拖走也没人知道呢!他心下一惊,连忙过去仔细的一层一层数过,幸好,每垛200块,一张不少。

志平叹息地想,毕竟是农村人,还要顾及脸面的,虽然老陈用各种小点子,但原则的事情他还是不会轻易破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