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父亲还是理解了儿子

父亲想今天用板车先送一趟瓦架,明天再送一趟电动工具。志平听了就从心里觉得父亲迂腐,他说叫个货车不就150块钱吗?何必至于那么受罪。

父亲本来把路上吃的水和馒头都准备好了,像是年轻的时候去窑厂拉砖一样干一天活的。但儿子执意不听,他也只好在心里骂道:“厂都倒闭了,欠别人一屁股的债,还以为自己是老板啊!”

但他不敢骂出来,他知道这种触霉头的话一旦说了,儿子会一蹦三尺高。

父子俩最后叫了一辆大三轮车,100块钱就够了。志平让父亲押车,自己则骑着摩托车,沿着乡村的公路一路风驰电掣。老父亲坐在车上,回头看着渐行渐远的瓦厂,那些乱糟糟的日子又浮现在眼前。现在儿媳妇都外出打工了,可儿子还一个劲头扎在里面。真是想不通啊?儿子不知道要撞多少回南墙才肯回头呢?

三轮车停在包装箱的空地上,志平让父亲下来,自己去关大伯家拿钥匙。父亲看到破旧的公社大屋,那是30年前的老房子了,大门上还有一颗早已褪色的红五角星和两行毛主席语录。父亲蹲在地上抽烟,他看到这同样是一个条件简陋的地方,心里便奇怪,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怕吃苦呢?

想到儿子从小长大的环境,难道是家庭太穷了吗?儿子已经习惯了又脏又乱的环境吗?

没一会,他看到的儿子带着一个模样厚道的老头走过来,他想这该就是关大伯了?便上前打招呼。

关大伯一见眼前的张海山,也觉面善,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就更加觉得亲切了。帮忙着把三轮车里的瓦架瓦模和电钻,切割机统统放搬下来,等一切收拾妥当,便把大屋钥匙交给志平,说晚上这侧面的小屋里可以睡一个人,后面用水泥瓦盖起来的简易厨房,把该用的锅碗瓢盆全部拿过来就可以了。

有事不在的时候,关大伯也可以过来照看着呢。

交代妥当,老关拉着老张去他家吃午饭,老张见推辞不掉,便悄悄地让志平去镇上买两箱奶和水果。志平骑车走了,那两个老头在大屋的场地上抽烟说话。

一会志平骑车回来,带着两箱牛奶和一大包苹果,张海山才起身,拉着老关往村里走,老关一边走一边责怪自己不该买这么多,说家里也没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