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平在小月走后的那段时间里,排斥任何相亲,赵大秀虽然理解儿子痴迷晓月的心思。但她认为,只要时间长了,这份感情也就淡了。当初发生在厦门的事,儿子又不是没走出来过。她坚信,大学生的儿子怎么可能会跟一个风尘女子有真感情呢?
而她后来几次让儿子去相亲,才发觉儿子待晓月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人走茶凉。而离了婚后的处境也不是当初认为的只要离了婚,立马就有姑娘踏破门来提亲。
事实上一切都变化了,像是洪水漫过河滩,把该淹没的淹没,把该带走的带走。
只有时间慢慢过去,这场对双方都造成伤害的离婚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志平有时想到结婚到离婚的五年时间,他几乎都在围绕着小月转。当初从环湖集团财务中心下到瓦厂时,他怎么也想不到会遇到晓月。那样的女孩,那样的家庭都是志平意料之外的。
在志平听到李厂长说以后能带晓月离开这里时,他就再也不在乎别人的流言蜚语,坚定地跟晓月结婚,然后离开环湖,自己创业。这真是足以改变命运的重大选择啊!
只是后来的瓦厂让姐夫天健深刻反思到创业合伙人有多么重要,父亲只是从亲戚的保障角度考虑选择大爷。可姐夫,大爷和他是完全不同的三种人,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瓦厂的倒闭,让他清醒不少。从此他的心思就在菱镁瓦了,他根本没在意过已经去了厦门的晓月。
他那时甚至认为,人生如广袤星河,其他人都是行星,只有晓月是恒星,一直不变。
然而事实就是个笑话,对晓月有恒心的感觉完全是因为他的毫不在意。晓月到底还是小行星呢?
那段时间是他的至暗时刻,比瓦厂倒闭还要锥心刺骨。他只觉得自己把晓月这块石头捂热了,没想到还是丢了石头。
然而,情场上的失意在生意场上却是翻了倍的补偿,因为石粉厂和养鸡场业务的持续打开,更加上粮食局的业务铺天盖地的砸过来,厦门的耻辱终归消散。
他也重新认识了晓月,然而后来正如晓月所感受到的,赚了钱的母亲就不再是对任何事情都包容了。志平一直回忆到离婚前夕,他真觉得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翻来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