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陆运公司的需求

他去打水,只不过是过去走一圈,然后端了一茶缸凉水回来,空间的泉水。

看到傅科长坐在赵副总的铺位上,对面下铺也有两个人,他没有去挤下铺,而是坐在车侧通道的座位上,“赵副总,你们后来和别人合作的情况怎样了?”

当时交流的时候,赵副总意欲和秦淦西合作,得知实在太忙,需要等到59年6月以后才有时间,他透露过要找别的人合作,故而他有此一问。

赵副总摇摇头说,没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原本想月底再去找你一次的,今天有幸再次遇到你,那我们再谈谈,月底就不去你那里了。

原来他们去机械厂和秦淦西交流后,回去又在内部进行了讨论,总结出目前最需要的机械设备,虽然目前施工设备几近于零,任何设备都需要,但还是有重点的。

装载车数量严重不够,但装载车国内已经有生产的,只是数量不够,只能等待。

夯实地面需要耗费大量人工,是拖慢进度一个大的因素,湖湘工学院已经研制出冲击夯机,效果很好,说明这原理行得通,只要把设备扩大,就能在筑路上使用。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是筑路的工作内容,说起来很简单,但具体过程艰难无比,特别是遇到山的时候。

遇到石头是钢钎加大锤,打眼再放炮,遇到土山虽然不用钢钎和大锤,但打眼再放炮是少不了的,如果能用类似于冲击夯机的机器把土山冲出一个洞,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

大量土方转运也是拖延过程进度的一大因素,推土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设备,但目前的推土机产量极低,而且有一个极大的缺陷:想把土方转运到远处而装车的话,根本做不到,需要有类似的但更灵巧的设备……

听他讲述那次讨论过程,秦淦西很佩服,他们那种讨论方式是头脑风暴的应用,讨论出了今后要出现的施工设备:压路机,盾构机,挖土机……

他们把那次讨论出来的设备功能记录下来,然后派出一些技术人员四处出击,去一些大专院校、工厂,看人家能不能设计生产这些设备。

出击的成果让他们失望,人家都有自己的任务,并且和秦淦西他们一样,大都忙不过来,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一样,等把目前的任务完成后,今后会考虑。

他们也想自己组成一支队伍来研究,可公司机械方面的人才不是土建方面的,本来就奇缺,维护目前正常的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勉勉强强,想再来研究新设备,完全力不从心。

于是他计划月底再去湖湘工学院,把公司的那些思路和秦淦西说一说,不求尽快进入研究设计阶段,六月份以后的研究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今天遇到了,便把整个事情从头到尾给他讲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