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儿听着这书生啰啰嗦嗦,从白家的恶行,到镇里的琐事,事无巨细,讲得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忍不住在心中暗笑:这家伙,看着瘦瘦弱弱的,没想到还挺能说,真像个裹脚布,又臭又长。
这时,旁边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婆婆实在听不下去了,忍不住开口说道:“我说这位宁公子,宁书生,宁秀才哟,你再这样说下去,人家白家怕是帮手都叫好了回来啦!”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目光纷纷投向那穷酸书生。只见这被称作宁公子的书生,把手中的破扇子一合,在手心猛地一拍,略带懊恼地说道:“哎呀,瞧我这记性,光顾着说了,倒是把这茬儿给忘了!”可话虽如此,他嘴上依旧没个停,又接着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这白家平日里还勾结各路势力,打压异己,若是姑娘你……”
老婆婆见他又开始长篇大论,急得直跺脚,索性不再理会这宁书生,转头一脸焦急地对苏锦儿说道:“姑娘啊,你还是赶紧走吧,不然一会儿白家的人来了,怕是想走都走不掉了呀!”
苏锦儿却依旧笑眯眯地看着老婆婆,语气轻松地说道:“没关系,老婆婆。您别担心,就凭白家,还奈何不了我。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叫来什么厉害的帮手。”苏锦儿心中笃定,元婴期的修为可不是吃素的,她根本没把白家放在眼里。
其他人见苏锦儿如此笃定,怎么劝都劝不动,都不禁暗自摇头,觉得这姑娘实在是太托大了。白家在观音镇的势力众人皆知,得罪白家,无疑是给自己招惹天大的麻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那穷酸秀才,此时还在不依不饶地劝说苏锦儿离开。只见他一手挥舞着破扇子,一手在空中比划着,嘴里的话如同连珠炮一般:“姑娘呀,你有所不知,白家势力错综复杂,人脉极广,他们若是唤来帮手,那可绝非姑娘一人能够抵挡。俗话说得好,好汉不吃眼前亏,姑娘你还是尽早离去,寻个安全之地暂避风头才是上策啊……”
他这一劝起来,简直没完没了。旁人都清楚,这宁秀才劝人离开,若是真要听他把话说完,恐怕得备好午饭,再接着备好晚饭才行。他从白家的势力范围,一直说到苏锦儿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又从人生在世的明哲保身之道,讲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那长篇大论,让人听得头晕目眩。
苏锦儿原本还饶有兴致地听着穷酸秀才的长篇大论,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秀才那滔滔不绝的话语如同潮水一般,无休无止地涌来。她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心中暗自腹诽:“这家伙怕不是唐三藏转世吧,这也太能说了,而且居然都还不带重复的!”
只见那宁秀才口若悬河,从白家在观音镇的权势网络,讲到白家与周边城镇势力的勾结,再从白家平日里欺压百姓的种种恶行,延伸到苏锦儿若与白家为敌将会面临怎样可怕的后果,甚至连苏锦儿可能遭遇的各种艰难险阻都描绘得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