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只需暗中观察,等待时机,陛下虽然暂时没有对安禄山采取行动,但心中未必没有疑虑。
只要我们抓住机会,一击即中,便能将它连根拔起。”
哥舒翰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有理。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坐以待毙,兵部那边,我会继续加强管控,确保不会再出现类似严再兴的事件。”
李雄赞许地点头:“大人果然深谋远虑,大人只需要并将兵部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即可。
其他的事情无需我们过多的去干涉,毕竟安禄山在朝中耳目众多,稍有不慎,便可能被他察觉。”
哥舒翰冷笑一声:“他安禄山再嚣张,也不过是一名节度使,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我哥舒翰与他相斗多年,岂会怕他?”
李雄见哥舒翰情绪激动,连忙劝道:“大人息怒,安禄山虽不足为惧,但他背后有杨贵妃撑腰,陛下对他也是宠爱有加。我们若贸然行动,恐怕会适得其反。”
哥舒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你说得对,是我冲动了。
不过,我总觉得陛下对安禄山的态度有些奇怪。按理说,严再兴的事情已经足够引起陛下的警觉,但陛下却轻描淡写地揭过,似乎并不想深究。”
李雄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低声道:“陛下近年来沉迷于享乐,周围都是一些奸吝小人,朝政大多交由杨国忠处理。
而杨国忠与安禄山素有嫌隙,两人明争暗斗已久。
陛下或许是想借安禄山来制衡杨国忠,所以才对安禄山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哥舒翰闻言,眉头紧锁:“若真如此,那朝局岂不是更加复杂?
杨国忠虽与安禄山不和,但他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小人,若任由他们争斗,恐怕会祸及大唐根基。”
李雄叹了口气,道:“大人所言极是。但眼下我们只能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陛下虽然暂时被蒙蔽,但终究是英明之主,一旦发现安禄山的野心,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哥舒翰发出感叹“希望陛下早日醒悟,不然如果安禄山真的造反,毕然是大唐的一场浩劫,要知道,安禄山的势力可是不小。”
李雄点头道:“正是如此。大人,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我们各自回去准备,切不可轻举妄动。”
哥舒翰起身拱手道:“多谢李兄,今日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李雄也起身还礼,笑道:“大人客气了,我们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理应互相扶持。”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哥舒翰告辞离去。
李雄站在府门口,目送哥舒翰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回到书房后,李雄坐在案前,沉思良久,提笔写下一封密信,交给心腹侍卫,低声吩咐道:“将此信连夜送到西域,务必亲手交给段秀实大人。”
侍卫接过密信,郑重地点了点头,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李雄望着窗外的月色,喃喃自语:“风雨欲来,大唐的未来由于我的到来和改变,究竟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