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醒悟

三人商议完毕后没过多久,李嗣业便率领着5000人马,快速的离营而去,第二日一早,李光弼也点齐五万人马,向着陕郡各郡县出发。

他要趁着散落在各地的叛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其全部拿下,然后进军潼关。

毕竟刚刚的白鹿原之战虽然将叛军大部分已经剿灭,但是叛军大将崔乾佑带领着残部,已经向着潼关方向撤退。

李雄和李光弼也不确定崔乾佑是否会停留在潼关,准备以潼关的险要对抗李雄等人。

所以现在趁着敌人惊魂未定的情况之下,迅速出击,才是最好的办法,不然,等对方站稳脚跟,肯定避免不了又是一场大战。

并且他也需要在李雄迎回李隆基之前,立下一定的功劳,

等到他二人走后,李雄的大军依然是在城安城外安营扎寨,并没有任何的动静,而长安城的延兴门依然是处于关闭状态,这一刻,仿佛双方都在等着对方首先低头。

只是这一次,李亨明显是算错了,他认为,李雄不会率军攻打长安城,最后肯定免不了要进长安城,向他低头认错。

其实李雄只是懒得理他,毕竟在这个时候多做多错,只有等李隆基从蜀地返回以后,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这时候,他只需要将大军驻扎在长安城外即可,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做。

就这样,长安城外,李雄平静地度过了三天,而这三天里,李嗣业率领的大军一路疾驰,已经到达了剑阁,距离李隆基现在呆的成都也只有三天的路程。(参考了唐代,从长安到成都的最快传递消息仅用了六天)

然而,就在这天夜里,李白却来到了李雄的帐篷之中。

看着仍然一脸淡定的李雄,李白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了,毕竟经过了这几天时间的发酵,再加上李雄也没有刻意隐瞒,李白终于知道了李雄的打算。

最终看着一副淡定表情的李雄,李白还是问出了心中的话“太子李亨真的没有一点机会了吗?”

李雄抬起头,看着这位名动千古的大才子,对方在诗词方面可以说称得上是千古奇才,但是在政治眼光上,确实是不敢恭维。

也许上天是公平的,打开了你的一扇窗,必然也会为你关闭另外一道门,李白显然就是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