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下来,赚得少的人家,得了三四百文工钱。

而赚得最多的,却是帮蒙小华开荒的那一批人。

开荒每天工钱二十文,比起搬砖和打杂少了一些,但他们却是干活时间最长,足足一个月,让他们结算工钱的时候,每个人都拿到了六百文工钱,比潘仁在酒楼做跑堂还要拿得多。

有了这一笔收入,村民们就能到镇上的米铺中买粮食,让家里人吃饱饭。

除此之外,蒙小华拿到药铺的契约后,放开了药草兑换粮食。

即便兑换的比例是十斤药草换一斤粮食,依然让村里人趋之若鹜,上山采药的积极性非常高。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要有空闲的都会去上山采集药草。

饿肚子的滋味儿太难熬了!

所以,相比较饿肚子和顶着炎热的天气采药草填饱肚子肚子,村民们很果断的选择了后者。

对他们来说,流点汗有什么,喝点水就行了,但是饿肚子的时候,喝水却不能填饱肚子。

所以,每天村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蒙小华这里兑换到一些大米或者白面。

有些劳动力多的家庭,甚至可以偶尔吃上一顿大米饭或者白面馒头改善改善生活。

就算是那些家里不缺粮食的村民,也会上山采药换粮食。

毕竟,谁都不会嫌自家粮食太多。

一个月时间下来,小石村周围的山坡都变得秃了几分,采药的范围都波及到了附近其他村子。

偶尔被邻近村子的人看到小石村的人采野草,他们只是在心里鄙视小石村的人饿疯了,居然到了吃草的地步,真是没用!

殊不知,在他们眼中,这些不能吃的野草,却能在蒙小华这里兑换到白花花的粮食。

要不是老村长有先见之明,早就对村里人下了禁令,不允许将药草兑换粮食的事情外传,估计得到这个消息的其他村子,只会比小石村的人更疯。

白花花的粮食啊,谁会不爱?

在这个整个小石村都欣欣向荣的情况下,唯独出了一个例外,生生承受着和往年一样的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