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被挡在了御书房外,哪怕已经势同水火见到秦砚礼仍然得恭恭敬敬见礼。
秦砚礼连个眼神都没给他们。
他进宫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御书房,福公公早早候在门外,远远瞧见他过来,连忙小跑着下台阶迎过来,“王爷,您可算回京了,京中出大事儿了,陛下正恼呐!”
“本王略有耳闻。”说话间,秦砚礼将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递过去,“金陵带回来的小玩意儿送给福公公把玩。”
“王爷,这哪儿成啊,您回回在外回来都不忘老奴……”福公公假意推辞一番,随即注意到他的手臂,“哎哟,王爷受伤了?下人们没伺候好?快,快去请太医过来。”
“小伤,不碍事!”秦砚礼将木盒子推过去,瞄了眼身后跪了一地求见的官员,刻意没避讳他们道:“本王入京前遭遇刺杀,特来请陛下为本王做主,这么多人闲着不如都去城外帮本王查查谁如此大胆,总好过闲着无事在这儿晒太阳。”
在宫里的人哪个不是人精,福公公跟在皇帝身边多年,哪里能听不明白王爷的意思,顺势道:“大人们,王爷遇刺是大事儿,你们都快去查查此事也好早日给王爷一个交代。”
跪在地上的官员骑虎难下,他们来这儿是为了信阳王府的事儿,虽党派不同,但逍遥王的身份摆在这儿,他既然将遇刺的事儿这般大剌剌说出来要他们去了解,肯定不能拒绝!
信阳王府的事儿是大事儿,逍遥王的事儿就不管?
“京外不足百里,刺客的尸体还未清理,诸位大人若不早些去……”秦砚礼点到即止,语气平静。
听在他们耳里却是满满的威胁,刺客尸体没处理,耽搁一会儿便会多一分变数,若是谁在尸体上做手脚趁机陷害太后与信阳王,那才是大事不妙。
信阳王死了个孙子是大事,不论死的孙子得宠不得宠都是信阳王的脸面,可信阳王不止一个孙子啊!
信阳王和太后才是真正的大事,他们可不能有闪失……
脑子活络的官员已经想到逍遥王遇刺是太后手笔,说不准逍遥王心里不服气趁机弄死了信阳王的孙子,若是能借此事扳倒逍遥王,那可是大功一件。
想到这儿,有几个官员起身告退,急匆匆往宫外跑,有人走了,剩下的人自然不甘于被落下,没多大一会儿,御书房外的官员走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