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续接上回)
刘公公笑了,问道:“王后娘娘,您为何会如此确定呢?”
王后说道:“刘公公啊,最初本宫对凤凰了解也不多,后来听了太子的老师子初先生介绍,才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告诉本宫,说这凤凰鸟啊,是天地间最有灵性的鸟儿。别说鸟本身了,单就它身上的每一根羽毛,也都蕴含着无穷的神奇,也包括它们的凤凰蛋。不信啊,你就等着看吧。”
刘公公笑道:“王后娘娘,老臣不用等着看,光听娘娘说起凤凰羽毛几次救了您和太子爷的故事,老臣就已经觉得这凤凰鸟好生神奇。就说最近这次吧,要不是它及时提醒,不仅您,而且包括老臣,都要被那个柳公公害了,所以说老臣的救命恩人除了王后娘娘和小队长外,也包括凤凰呢。老臣现在每天都要对着那凤凰羽毛拜好几回呢,一则是感恩,二则是祈求它能继续保佑王后娘娘和太子爷平安无事,保佑我们楚国平安无事。”
王后说道:“我们既要祈求凤凰的保佑,但也需要我们自己把事情给做好,不出错,或者少出错,不然,凤凰也保佑不了我们。
刘公公说道:“王后娘娘,您说的在理,俗话说,人自助,天助之。”
王后笑道:“好了,刘公公,你把凤凰蛋放回原处吧,咱们也该出发了,再不出门,估计又得吃午饭了。”
刘公公笑着应了一声,连忙小心翼翼地将凤凰蛋放回到它的房间里,随后,他转身搀扶着王后,走出了屋门。接着,他扶着王后坐上了一辆由他亲手做的木头手推车,然后推着木轮别车,向军垦田走去。一路走,王后娘娘呼吸着外面清新的空气,刘公公则边推车,边介绍着沿途的风景。
一路行走,他们穿过了葱郁的树林,跨过了潺潺的小溪,好一会,他们才来到一大片田地的跟前。刘公公停下木轮车,说道:“王后娘娘,咱们到了。”
王后问道:“我们到哪儿了?”
刘公公一边搀扶着王后从木轮车上下来,一边回应道:“王后娘娘,我们此刻到了军田这里,就是将士们屯垦的土地这里。”
王后走了几步,忽然停住脚步,问道:“刘公公,前几日,你陪着太子和将军组织大家屯田,应该知道的比本宫多。这里没有别人,你和本宫说实话,我们的将士有没有和老百姓争田土抢地?”
刘公公摇摇头,说道:“回王后娘娘的话,这几日,老臣跟着太子爷和将军几乎把整块田都跑完了,老臣可以保证,他们是严格按照王后要求,不与民争田争地。瞧,咱们走了这么远,才到了军田这块,之前走过那些地方啊,都是百姓们的田地。咱们的军田是最偏远,也是最贫瘠的土地。”
王后问道:“那就好,那就好啊。刘公公,你说将士们会不会抱怨本宫不体恤他们?”
刘公公说道:“瞧王后娘娘说的什么话,将士们不但不抱怨,相反都理解王后娘娘此举的苦心。说实话,边境的安宁,除了将士们用命,也需要百姓安居乐业啊。”
王后说道:“将士和百姓都重要,都是本宫心里头的牵挂啊。国以民为本,以军为纲。将士们保家卫国,最终保的不就是百姓的安居乐业吗?而老百姓吃饱了、穿暖了,反过来也才能更好地支援将士们。刘公公,你说是不是啊?”
刘公公说道:“谁说不是呢?军保民,民爱军。”
王后说道:“听说将士们热情非常高,本宫也非常高兴,不过就是辛苦他们了。”
刘公公说道:“王后娘娘,要说辛苦,将士们确实是辛苦,原本将军把大家分了组,明确说明负责守卫的就不管屯垦,负责屯垦的就不用参加训练,但事实上,负责守卫的将士在结束执勤后,经常赶来帮着屯田,而负责农垦的将士也会在结束任务后,经常要求去参加军事训练。”
王后娘娘皱起眉头,问道:“是不是太子,或者将军要求他们这么去做的?”
刘公公摇摇头,说道:“这个真没有,大家都是自发地,心甘情愿地,这基于两点。第一,太子爷和将军自己亲力亲为,这第二嘛,就和您王后娘娘有关了?”
王后疑惑地问道:“和本宫有什么关系?唉,本宫不能和将士们一起同甘共苦,说起来,心里头愧疚地很呢。”
刘公公说道:“娘娘,您这次错了。虽然您并不能亲自和大家一同春耕,一同劳动,但是您也没有闲着,每天您忙着纺线织布,这不是辛劳是什么?将士们都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所以将士们对此毫无怨言。而且周围的百姓对王后娘娘也非常感激。他们说,多亏了有王后娘娘,如今楚国这大半个天有您撑着,不然,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王后笑道:“本宫哪里有那么大的能力?是大家把本宫看重了,本宫更是离不开百姓和将士们啊,也离不开你刘公公,没有你,本宫这门都出不了。”
刘公公听王后如此说,笑道:“那样说来,老臣就更不重要了,都是王后娘娘在抬举小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