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倒打一耙

楚王说道:“子丑与子初二人,本王经常见到他们,对他们二人甚是熟悉。他们二人在外貌、声音上确实非常相似,一般人难以从外貌和声音上分辨他们。然而,他们之间却有一个差异,那就是写字的习惯。子初惯用右手,其笔触刚劲有力,尽显豪迈之气。而子丑则用左手,字迹间流露出一种独特的温婉与飘逸。这一点细微的差别,本王曾与娘娘闲谈时偶然提及。本王记得,当时柳爱卿亦在场。或许柳爱卿就是当时听到了本王的话,并且记在了心里,柳爱卿,可是这样吗?”

柳公公闻言,忙向楚王深施一礼,回答道:“回大王的话,您的记忆力真是令人由衷赞叹。大王说的一点也没有错,当时末将恰好在一旁,您与娘娘的那几句话无意间传入我的耳中,也就顺便记在了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是凭借着这个微乎其微的差别,末将才敏锐地察觉到他们兄弟俩已经暗中调换。诚然,就像娘娘刚才所问,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当时末将也是满心困惑,不解他们此举的目的。”

楚王问道:“本王也有另外一个疑问,那就是子初让他的兄长替换他,他本人去了何处?”

柳公公说道:“回大王的话,末将依次来解答大王心里的困惑。当时末将看出了他们的破绽后,既要弄清楚他们的目的,同时也想弄清楚子初先生究竟去了哪里。”

“于是,末将故意对着子丑点破了他的身份。子丑先生见我识破他的身份,先是抵赖,但我很快说出了理由,他也就只好承认了。”

“随后,他就试探末将,说如今楚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京城已被敌军重重围困,楚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而且极有可能会亡国。说完这些,他就问末将,接下来有何打算?”

新王后问道:“那你怎么说的?”

柳公公答道:“回娘娘的话,末将听他这么问,当时也是实话实说。末将说国家有难,我们有责任保家卫国,为大王解忧。这次我们奉大王和娘娘之命出来不就是为了寻找援军,好赶走敌人,解京城之围,解大王心头之忧吗?”

“结果那子丑呵呵一笑,说我是白日做梦,楚国灭亡只在朝夕。末将就问他为何如此说,他却笑而不答,还反问末将,难道不考虑向天上王他们投降吗?这样还能保住一命?”

“末将听罢他的话,当时就痛骂了子丑一顿,末将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末将宁可玉碎,也不求瓦全。子丑见劝降不了末将,于是就反过来骂末将,说我不识抬举,自寻死路,接着他又喊来天上王,让天上王他们把末将给抓了起来,百般地折磨,非要末将投降不可。”

“末将看到子丑和天上王之间有说有笑的,虽然还不知道他们之间具体达成了什么阴谋,但末将大致已经明白,他们之间已经勾搭在一起,目的就是夺我楚国。”

“于是末将就心想,末将出来是干嘛的?大王和娘娘交代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末将自己死了是小事,可是京城之围怎么办?大王和娘娘的安危怎么办?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弄清楚他们的阴谋,同时找到太子和大军,于是末将就决定假装受不了他们的折磨,假装有投降的意向,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末将才有能够有机会逃出去。”

“子丑见末将意志有所松动,于是又来劝降。他语重心长地对末将说了许多,无非就是强调眼下局势的艰难,说全国动荡不安,战火四处蔓延,局势危急,不妨考虑投靠天上王,这样一来,就能在这纷扰的乱世中保住我们的性命,免受战火的无情摧残,而且还能保证过上奢华至极的生活。”

“末将当时也很好奇,心想,他们怎么没有直接杀了末将,而是非要劝降末将呢?”

楚王说道:“对啊,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你是娘娘的心腹?但这也不是理由啊?”

柳公公说道:“别说大王不明白,就连末将自己当时也不明白,于是末将就问子丑,怎么你们非要让咱家投降呢?大王和娘娘猜,那子丑怎么说?”

新王后也好奇地问道:“子丑怎么回答地?”

柳公公答道:“子丑说,这四个首领他们立志攻占楚国全部的土地,然后他们四个首领做东西南北四大楚王。可是楚国太大,仅凭他们四个首领是管不了这么大的国家,于是他们就需要有能力的人辅佐他们才行,可单单一个子初、子丑是不够的。”

新王后问道:“难道他们也希望拉拢你为他们做事?”

柳公公点头说道:“回娘娘的话,是的,子丑说,他们观察过末将,说末将还有些机灵,肚子里有些货,于是就想拉拢末将,好去帮他们。”

“其实当时末将心里想死的心都有了,可是一想到大王和娘娘交代的使命,想到京城,想到楚国,末将不能就这么一死了之,末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完成。于是末将心一横,暂时也只能把这戏继续演下去。末将看火候也差不多了,于是就对子丑说,末将就降了你们吧。”

“那子丑见末将被说服,很是高兴,就令人给末将松了绑,还引着末将去见了天上王、地下王他们。天上王安慰末将,说我以后就是他们的人了,等他们占了楚国后,要封末将做更大的官。末将也假装诚惶诚恐,都答应了,还说了一些表示效忠的话,天上王他们就更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