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上回)
老人说到这里,指了指泉子,说道:“不瞒你说,恩公,这是老汉的儿子,原本叫王泉,不过大家习惯了叫他泉子。这孩子打小就没有了娘,老汉我又每天在河面上忙着摆渡。没有人管他,于是他每天就混日子,再后来,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还沾上了赌博,老汉拿他也没办法。”
“后来,他不知怎么的,被回乡探亲的柳公公看中了,柳公公帮他还清了赌债,还说把他带去京城享福。后面的事,老汉心想恩公也一定都知道了,哼,你让他自己说。”
泉子低下头,面带羞愧地,嘴里说道:“当时,小的以为跟着柳公公会吃香的、喝辣的,说不定还会混个一官半职的,就没听爹的劝,跟着柳公公去了京城。可是,后来的事儿,恩公也知道,我差点儿把小命给丢了。幸好遇到了太子爷和小队长,对小的网开一面,不计前嫌,救了小的性命。”
小队长听着老人和泉子的叙述,说到:“浪子回头金不换,重新开始,挺起胸膛,光明正大地做人才是正道。”
泉子说道:“爹,时间紧急,关于我的事先放一放,恩公等着你说王后娘娘的事情呢?”
小队长说道:“泉子,我不着急,你爹自有分寸,他之所以要说这些,自然有他老人家的道理。”
老人摆摆手,叹了口气,说道:“泉儿,听听,还是恩公懂老汉。你呀,不用催你爹,你爹还没有老糊涂。我之所以给恩公说这些,是希望恩公明白你的前世今生,也让恩公明白你的改变,这样恩公才能给你一个好好赎罪,重新做人的机会,这样才会答应你跟着小队长一起去营救王后娘娘。”
泉子说道:“是,爹,孩儿记着了,孩儿一定痛改前非,好好赎罪,重新做人。”
老人转头对小队长继续说道:“关于王后娘娘的事情,还得从前些时说起。那几天,人们都到处传言,说京城的太子和他的老师串通一起阴谋造反,结果阴谋暴露,被大王给抓了。太子率领的大军受了太子的蒙骗,竟然投降了天上王。”
小队长问道:“大家怎么说?”
老人说道:“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老汉把听到的话回来说给泉儿听,他说那都是假的,都是柳公公一手策划的,他让我别信那些鬼话。”
“再后来,又听说发给边境的王后娘娘也起兵造反了,正带着大军赶着去京城营救太子爷。自然,泉儿也告诉老汉,别信这些鬼话。老汉告诉泉儿,老汉本来就不信,不仅老汉不信,整个柳家村的人也都不信。别的地方老汉保证不了,可是柳家村的人,老汉保证他们都相信太子爷是被冤枉的,也相信王后娘娘起兵根本不是为了造反。”
小队长问道:“敢问老人家,为什么您和柳家村的人就相信王后和太子爷他们是被冤枉的呢?”
老人说道:“恩公有所不知,当年王后和太子爷蒙难、被发配边境的时候,从这里路过。”
“恰逢那时太子爷得了一场重病,柳城的大夫也束手无策。王后娘娘听说柳家村三老中有人会看病,于是就让人把太子爷送到柳家村。”
小队长插话问道:“敢问老人家,什么是三老?”
不待老人回话,一旁的泉子接话道:“恩公,所谓三老,就是柳家村有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姓王老爹,李老爹和张老爹。当年给太子爷看好病的就是其中李老爹,而王老爹就是我爹。”
小队长问道:“老人家见过王后娘娘和太子爷吗?”
老人闻言,脸上忽然浮现出喜悦之色,自豪地说道:“老汉见过太子爷本人,不瞒恩公,太子爷去柳家村治病,就是老汉亲自摆船把他渡过去的。太子爷看好病后,老汉又把他送过来。至于王后娘娘,她老人家原本也要去柳家村的,说是去谢谢治好太子病的李大夫,同时也去看望柳家村的村民,感谢大家对太子爷的照顾。”
“结果恰逢柳家河发大水,王后娘娘就没去成,错过了。不过王后娘娘走之前说过,有机会她一定还会来看望大家的。有了王后娘娘这句话,村里人就日夜盼着王后娘娘呢。”
“王后娘娘和太子爷待人非常和蔼,大家对王后娘娘和太子爷的感情非常深厚。所以有谣言说王后娘娘和太子爷谋反,柳家村的村民首先就不会相信,而且还很气愤。这次听说王后带兵要去京城,大家争着说,到时等王后娘娘的大军经过这里时,也加入大军,跟着一起去京城,营救太子爷。”
“可就在柳家村的村民们盼着王后娘娘和大军到来时,柳家村却出事了。”
小队长忙问道:“老人家,柳家村出了什么事情?”
老人正要回答,忽然又咳嗽起来,泉子忙上前轻抚老人的后背,好一会,老人才平复。老人这才又继续说道:“就在昨天早上,天一亮,村子里就来了好多陌生的人。我们先以为是王后的人马,可结果一看,不是的。他们像是一群恶狼,忽然闯进了羊群。他们一来,就把村子给包围了,还把村里百十号人都给抓了,不由分说,就全给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队长闻言,当即就惊讶地问道:“杀了,为什么?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杀人?”
老人摇摇头,说道:“老汉不知道他们是谁?但可以断定,他们不是人,而是一群禽兽,他们杀人不需要理由。他们见人就杀,杀了以后,就直接就被丢到柳家河里,那河水都被染红了,惨不忍睹啊。”
小队长问道:“老人家,这场大屠杀,您是听说,还是亲眼所见?”
老人说道:“他们包围柳家村时,老汉恰好也在村里,也挨了几刀,当时就昏死过去了,也被他们当做尸体直接丢进了柳家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