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首坐着刑部尚书胡桢,以及新晋的刑部侍郎吴沉。
三人都有些沉默,消化着近来这急转直下的局势。
“真是……看不懂了。”胡桢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和困惑。
“是啊,”吴沉接口道,神色同样茫然,“前些日子,《儒报》檄文一出,眼看那股反对新政的声浪就要席卷天下,东宫和安国公几乎被逼到了墙角。”
“怎么……怎么这才没过多久,风向就全变了?”
“各地忽然冒出那么多手腕强硬的‘中间派’,打着维持秩序的旗号,把两边的人都给压下去了?”
“这股力量从何而来?竟能如此迅速地平息事态?”
他们这些所谓的“清流”,虽然不齿李善长等人的手段,但也对苏尘的新政抱有疑虑,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可眼前这变化,实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像是两军对垒,杀得难解难分之际,突然从侧翼杀出一支奇兵,强行将双方隔开,勒令各自回营。
这简直闻所未闻。
汪广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落在吴沉身上:“仲方(吴沉字),你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吴沉精神一振,连忙道:“回禀部堂,下官刚刚收到江南几位官绅故旧的密信。”
“信上说……这次出手弹压地方骚乱的,许多都是当年凉国公蓝玉麾下的旧部老兵。”
“他们似乎是接到了某种指令,或是某种信物……”
“而且,据推测,这背后……恐怕还是安国公的手笔。”
蓝玉!
苏尘!
这两个名字一出,书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汪广洋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化为深深的感慨。
“果然是他……”
“这个苏子由(苏尘字),真是……深不可测啊。”
胡桢和吴沉也是恍然大悟,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
蓝玉的威望,苏尘的手段,两者结合,确实足以扭转乾坤。
“李善长和北平那位,这次算是踢到铁板了。”汪广洋放下茶杯,语气恢复了平静。
“仲方,告诉下面的人,也回复江南那边。”
“什么都不要做。”
“静观其变。”
“我们也做个‘中间派’,看,等。”
胡桢和吴沉对视一眼,皆是点头称是。
苏尘此番出手,虽是稳定局面,但也显露出其强大的底蕴和能量,这让汪广洋等人更加不敢轻易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