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
大明的先锋部队正在海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听我命令,大军全速前进。”
“咱们要第一个登上岛屿,抓住李善长那老家伙,抢得头功!”
“弟兄们,有没有信心!”
前方旗舰甲板上,发号施令的不是别人,正是意气风发,盔明甲亮的蓝玉。
这次出征,本来没把他考虑在内的。
但一听说有仗可打,小伙子立马热血澎湃,精神百倍。
连夜跑进宫里,面见皇帝,一个头磕在地上,请求随军出征!
朱元璋也没犹豫,看在他姐夫的面上,痛快地答应了,而且委以重任,给了个先锋的职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蓝玉踌躇满志,豪情万丈,要夺下头功。
并且放出狂言,不需要皇帝亲自出马,仅凭他自己,就能将那老匹夫给生擒活捉......
说来,也是武将的辛酸。
和文官不同的是,科举大抵上三年一届,每次录取名额,几十到数百人不等。
有了进士身份,无论是留京任用,还是外放地方,都有的选,属于走上康庄大道,前途一片光明。
只要好好干个几年,保证治下风调雨顺,别出什么乱子......
等到京城的御史下来巡查,请客送礼,搞搞关系,回去向皇帝美言几句,升迁的机会自然就有了。
而提刀扛枪的武夫,就没这个待遇。
太平时节,要么祖上或老子有能耐,在战场浴血拼杀,给子孙后代挣个一官半职的。
要么,就得慢慢混资历,坐等升迁。
而最快的一条渠道,就是指望有战事爆发,朝廷用人之际,提刀上阵,靠自己的本事,凭功劳加官进爵。
所以,一心渴望进步的蓝玉,不愿意错过任何机会。
说起来,人家也是有本钱的......
常遇春在世时,没少私下开小班授课,给他传授兵法。
自认为,收拾一个舞文弄墨的老头子,还是手拿把攥的,功劳和白捡一样。
文官要能带兵打仗,还要他们这些武夫做什么?
......
“启禀将军,按照锦衣卫提供的航海路线图,前面那座岛,就是李善长的大本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