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

“老朱,你先冷静!”

“后续的发展,会更精彩......”

得知自家的江山,最终毁在一帮文人手里,朱元璋气愤交加,脸色逐渐发红发紫。

李善长怕他失去理智,赶忙好言抚慰。

以目前的状态,就算放他回到明朝,保不齐要大开杀戒,酿成血光之灾。

虽说文官确实可恨,整天假公济私,道貌岸然,依附在整个国家机器上,敲骨吸髓,贪得无厌。

一个书香门第,钟鸣鼎食的大家族,生命力要比同时期的封建王朝更持久。

到头来,真成了流水的县长,铁打的黄老爷。

其实,这帮人也谈不上什么忠君爱国,把民间疾苦,天下苍生放在第一位......

尊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只是为了读书做官,为自己的家族谋取更多利益罢了,其余都不在乎。

可皇帝想要治国理政,维持朝堂运转,还真就离不开他们。

没办法,谁让汉武帝当年为了方便集权,将整个天下握在手中,玩了一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君王纷纷效仿。

此后的华夏大地上,别的学派黯淡无光,根本发展不起来,唯有儒家一枝独秀!

没办法,咱大明自有国情在此!

“唉......”

朱元璋长叹一声,暂时压住了滔天怒火。

作为皇帝,那些文官士大夫的尿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怕的是,自己百年之后,后世儿孙的手段过于软弱,斗不赢朝中大臣,从而君权旁落,害国害民。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老家伙,还是说回靖难之役吧!”

“咱不明白,即使老四能征善战,有朝中有武官做内应。”

“可北方军队的粮食,需要南方提供,他怎么能维持四年的?”

的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仅有北方一隅之地的燕王,对抗掌握全国资源的朱允炆,真要是纯靠硬拼,别说四年,四个月都维持不下去。

停顿了片刻,李善长笑着解释道。

“这个,就得问你孙子,陆续派出去的几位征北大将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