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明忠臣,也先!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那天......

夜黑风高,吉凶难测!

经历两次分兵,英宗一行来到土木堡,临时暂住。

这里,兵变的三号人物,即将出场。

杨洪之子,杨俊!

他为什么会有很大嫌疑?

土木堡之变结束后,消息传回京城,朝廷里就有大臣上书,弹劾杨俊......

说他放弃边关独石口、马营等诸多堡垒,临阵脱逃,置圣驾(朱祁镇)的安危于不顾!

按《大明律》记载,守将弃城而逃,理当处斩!

然而,顶着掉脑袋的罪名,这小子屁事没有,还TM升官了!

实际上,杨俊大概率不是弃城逃跑,而是把兵力调走,绕道居庸关,对付英宗去了!

事后,土木堡幸存者之一,锦衣卫旗官聂忠回忆中提到:

【十四年,太上皇帝亲征胡虏,回至土木,起营之时,忽南坡有明盔、明甲人马来迎,疑是勇士,哨马不为设备,遂至败军陷驾......】

如此,前后逻辑,就能说得通了。

袭杀朱祁镇的,根本不是什么瓦剌骑兵,就是明军自己人。

因为,只有明军熟悉明军的口令,并且装束一致,能够轻松骗开明军的营门,杀个人仰马翻!

若是也先干的,且不说他如何突破宣府、大同等边关防线,一路奔袭兼中途设伏,先杀带队的驸马都尉,吴克忠兄弟,再败成国公朱勇率领的数万骑兵,大获全胜。

并且,饶有余力,精准确定到英宗的位置,一记重拳打倒!

这么一系列超高难度的动作,简直不能算军事史上的奇迹,应该叫神话!

难不成,仅凭在草原上三足鼎立,实力算不上最强的瓦剌部,比蒙古当年的巅峰时期,成吉思汗还猛?

当然,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

瓦剌骑兵人均天神下凡,勇猛无敌,先打穿了宣大防线,一路神挡杀神,魔挡杀魔,赢就完事了!

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边关完全失陷,将领和守军或战死或逃跑。

也先抓了朱祁镇后,为什么还要带着他,回到宣府、大同叫门呢?

好家伙,守军起死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