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罢午饭。
李善长命人驱车,将老朱带到了兵工厂。
一进到里面,见到整齐高效,按部就班的流水化作业,眼睛都有点不够用了。
真有点‘洞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的落差感。
更何况,李善长离开大明,并没有太过漫长的时间,是怎么搞出这些东西的。
枪炮、机枪、手榴弹,居然成批量的摆在眼前。
偌大的军火仓库里,几乎堆满了梦寐以求的新式武器。
如果给明军进行大批量换装,稍加训练,实力肯定会呈现飞跃式的进步。
到那时,区区蒙元残部,还不犁庭扫穴,弹指可灭?
“怎么样?”
“看花眼了吧?”
身旁的李善长嘿嘿一笑,很有点奸商的意味。
“就眼前这些东西,在我的地盘上,只要机器一运转,随便就能制造出来。”
“就比如说,你手中的栓式步枪......”
“正常情况下,每天能生产出上千支,子弹五万发!”
“若是开足马力,至少在这个数字上,翻一番!”
卖军火的主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统一了南洋群岛后,战争基本停止,生产出的武器弹药,没有用武之地。
而大明,正是他心中的期许之地。
领土广袤,人口众多,从古至今,少说需要几十万常备军维持。
一旦销路打通,钱就有得赚了。
想到这里,李善长十分庆幸,当初没有头脑发热,穷追猛打,要了朱元璋的老命。
如果结下死敌,生意也就谈不成了。
所谓战争,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取胜,并从中得到什么?
单纯的打架斗狠,耀武扬威,毫无价值,那是江湖混混一派的做法......
果然,当他们走出兵工厂的大门,老朱便长出一口气,抛来了橄榄枝。
“里面生产的枪械,咱先预定五万支的,子弹一百万发。”
“轻重机枪,各要五百挺......各种火炮,一千门!”
“回去之后,先把咱的神机营换装,拱卫京城!”
有生意上门,李善长自然乐意至极。
但是,依旧忍不住调侃一句。
“想得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