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不如退休吧!

“哦,原来是这样!”

听完英宗皇帝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一生,朱元璋叹了口气,唏嘘不已。

“这帮文官,真是活腻歪了!”

“胆大妄为,连大明皇帝都敢谋算!”

“咱给了他们官职俸禄,还不知足,连军权都要染指!”

“厕所里蹦高,过分!”

此言一出,李善长笑了笑,神情泰然自若,没有主动接过话茬。

但老朱身为皇帝,必然要为自家的江山社稷,子孙万代考虑。

“老家伙,都是你引起的!”

“说了些几十年后才发生的事,诚心给咱添堵。”

“不管,你得想个法子,治治那群尾大不掉的东西,不能让他们太猖狂了!”

李善长皱着眉头,十分无语。

好家伙,废了多少口舌,反倒成我的不是了?

还皇帝呢,整个一粘包赖!

几十年以后的事,老夫才懒得管呢!

何况,朱明江山,那是你的,又不是我的!

话虽如此,但看着老朱忧心忡忡,一脸便秘的表情,还是忍不住说了几句。

“其实,文官乱政,结党营私,不是现在才有的!”

“老朱,你没发现吗?”

“自从宋朝开始,提倡程朱理学,科举盛行,文官和武将便产生了天然的分界线。”

“这和古早的秦汉、隋唐、乃至五代十国,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也是主流,皇帝也以儒家纲领治国!”

“但除此之外,读书人还要学习君子六艺、弓马骑射。”

“臣子们不分文武,两者兼修,可谓上马能扛刀,下马能提笔,样样精通!”

“况且,那些年虽然也有土地兼并,聚敛财富,通过各种手段,形成门阀世家团体,互为依靠,同气连枝!”

“但人家书没白读,讲究个忠孝仁义,也知道享受多大利益,就有多少责任。”

“每到国家危亡,山河破碎之际,总会有人站出来披肝沥胆,力挽狂澜,为后人做出表率!”

“等到宋朝,文人虽然能专心读书,在学堂里白首穷经,通过科举,就能做官,实现阶级跃迁!”

“因为,享受到的红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不对等,加之朝廷需要文官理政,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不仅日渐娇纵,心高气傲,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度数高’,看不上别的行业。”

“从此,风气转变,以往的圣贤书养出了一堆假道学,真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