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舶来物番薯

月阑风烬起 南宫仪薰 1204 字 1个月前

又几日后,张旭返京,带回了二十余车番薯,这回不是用粮换,而是用银钱买的。

是从一位海运商人手里买的,对方问起,张旭只说大邕没有这样的吃食,他尝过一次觉得味道不错,决定买些一路贩卖至盛京,给达官贵人们尝尝鲜。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上回张旭收番薯的商船里,船上一个年轻船工许是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带了好几捆绿油油的红薯苗藤蔓来,想着说不准能卖出去。

他原本还准备待船抛锚后,下船在码头周围转转,看能不能找到张旭,没想到一下船就见张旭又在收购番薯。

把番薯藤埋在地里便能长番薯的事说了,当即愉快的同张旭谈成一笔交易,把他们那地方喂牲口的红薯藤卖了出去,小赚一笔。

此外,张旭此行还从海商手里收了不少珍珠,中等大小的木匣子满满两匣。

照旧先由公主殿下看过,两个匣子里的珍珠都是大小皆有,不一样的是,一个匣子里的基本是圆形或者椭圆的,另一个匣子里的就显得有些奇形怪状。

看来珍珠从海里采上来后,还是经过了基本的挑拣分类,听张旭说是不让挑,都是一整匣子的估价卖。

想想也是,若是挑着买,那大家都选那些个儿大圆润的,这些小的、还有那些长得奇奇怪怪的,岂不是卖不出去?

萧月卿挑了挑,先选了些拇指大小、圆润洁白的,想着留起来给母后和昭儿将来的皇后,各做一套头面,东珠嘛,与她们身份也配。

她自己也没选个大的那些,选了些淡紫、浅蓝这样颜色少见的彩珠,让送往颂雅阁。

这珠子做首饰嘛,主要还在一个巧上,也不是说大的不好,就以她这个年纪,她觉得选些小的,叫工匠们用上巧思,做些珠花钗子来戴就不错。

想了想又挑了一粒圆润的大个儿黑珍珠,心想给崔阑做个镶银发冠,应该是好看的。

倒是那一箱奇形怪状的珍珠,萧月卿看了许久,也不是丑吧,怎么说呢,蛮有意思的。这个像朵云,那个像叶子,还有像水滴、像鱼的,总之千奇百怪,但是也独一无二。

“这箱就请宋雅阁的师傅们多费些心思,好好镶嵌衬托一番,不拘着就做首饰头面,璎珞、项链、手串、坠子什么的都可以,主打一个独一无二,只此一件。”萧月卿道。

张旭美滋滋应下,心说倒与自己想得不谋而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