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精神文明建设

因果树 伍茗 1677 字 14天前

“第二,村里成立文化兴趣活动小组,定期举办娱乐运动活动,像放电影、组织棋牌比赛之类的。这样既能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又能把大家从赌桌上拉回来。” 我接着说。

“这个好,以前咱村里也偶尔放放电影,大家都可喜欢了。成立兴趣小组,让大家自己参与组织,肯定更有意思。” 老王支书脸上露出了笑容。

“还有第三点,定期培训村民农业、手工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现在乡村振兴,咱得让村民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收入,这样大家也更有积极性。” 我把最后一点建议也说了出来。

老王支书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你这三点建议都很好,不过实施起来可能有点难度。但是只要能让村里变好,再难咱也得试试。”

“是啊,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把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好。” 我信心满满地说。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老王支书就开始为这三件事忙碌起来。我们先是召开了村民大会,把我们的想法跟大家说了。一开始,有些村民不太理解,觉得看书、参加活动有啥用,还不如打打牌来得自在。

“读书有啥用啊?咱庄稼人就靠种地吃饭,读再多书也变不出粮食来。” 村里的李大叔第一个站起来反对。

“李大叔,您这话可不对。” 我耐心地解释道,“读书可以让咱们学到更多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而且,多读书也能开阔咱们的眼界,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更有滋味。”

“就是啊,李大哥。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咱不能光想着眼前这点乐子。现在你看大城市里面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说不定再过两年咱们村也会用上机器人,全自动化农机设备,坐在家里操控下机器就把地种了。你说咱们得学不学技术,读不读书?” 老王支书也在一旁帮腔。

经过一番解释和劝说,大部分村民还是表示支持。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

为了筹集办图书馆的资金,我和老王支书一家一家地去拜访村里的企业老板,向他们说明情况。一开始,有些老板不太愿意捐款,觉得这对他们没啥好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老板,您看咱村里办图书馆,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学到知识,以后村里发展好了,对您的企业也有好处啊。” 我诚恳地对村里最大的企业老板王建国说。

“话是这么说,可我这企业也不容易,每年要交不少税呢。” 王建国面露难色。

“王老板,您想想,要是村里的孩子们都能在图书馆里学到知识,将来考上大学,说不定还能来您的企业帮忙呢。这可是为村里培养人才啊。” 老王支书也在一旁劝说。

经过我们的一番努力,王建国终于被打动了,答应捐款。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企业老板也纷纷解囊。同时,我们还在村里发起了募捐活动,在外打工的乡亲们也积极响应,很快就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