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宴结束后,第二天家门口两棵胳膊粗的银杏树在大伙的努力下也栽好了,对联也挂上去了。家启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创业工作中。他的团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研发出了第一代农业智能机器人的样机。这个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播种、施肥、除草、采摘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为了验证机器人的性能,家启决定在村里的农田进行实地测试。那天,村里很多人都来围观,大家对这个新奇的玩意儿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启娃,这东西真能行?能比我们人工干活还厉害?”村里的王大爷半信半疑地问。
家启笑着说:“王大爷,您就瞧好吧。这机器人可是我们团队花了不少心思研发出来的,肯定能帮大家减轻劳动负担,提高产量。”
随着家启的一声令下,农业智能机器人缓缓启动,开始在农田里工作起来。它动作熟练,精准地完成每一个任务,速度比人工快了好几倍。围观的村民们都惊呆了,纷纷赞叹不已。
“哎呀,这可真是个好东西!以后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王大爷兴奋地说。
家启看着大家的反应,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就在家启准备大规模生产和推广机器人的时候,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资金问题,虽然有了我转让的股份和一些投资,但随着研发和生产的深入,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其次是技术问题,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小故障,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爸,我现在压力很大。资金和技术问题不解决,我们的项目就很难推进下去。”家启一脸疲惫地找到我,眼中透露出焦虑。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家启,别着急。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资金方面,我再帮你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乡村振兴基金或者引入新的投资。技术问题,你和团队成员多研究研究,不行就找专家请教。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家启重新振作起来。他一方面积极地引进新的投资人,争取更多的融资;另一方面,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攻克技术难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解决了资金和技术问题,机器人的生产和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随着农业智能机器人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认识和接受这个新事物。家启的公司也逐渐走上了正轨,订单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
在这个过程中,家启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始终想着如何利用自己的项目,带动家乡的发展。他和村里合作,建立了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免费为村民提供机器人使用和技术培训;还利用公司的资源,帮助村里引进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家启,多亏了你啊!现在我们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大家都打心眼里感激你。”村里的老支书握着家启的手,激动地说。
家启笑着说:“老支书,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我希望以后我们村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农村,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看着家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我心中充满了欣慰。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有艰辛,有汗水,但更多的是收获和希望。
如今,2047年那个充满希望的夏天已经过去,但家启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乡村振兴的梦想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原大地的农村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