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辰对于五年规划的诠释,可以说极大震撼了在座的众人。
只有商业系统一直在推进之中,没有感觉到太多的意外。
军队系统这边,更多的是感觉到振奋!
如果按照楚辰的规划,自强军方面五万陆战队,可以说在福建、宝岛区域,足够用了。
水师建设上,两支舰队也足以打赢一场局部海战!尤其是欧洲列强国家因为欧洲范围内矛盾重重,在东亚范围内,不可能部署太多的舰队。
可是政务系统这边,却是最大的考验。
整个会议,持续了一天,经过充分的讨论,才将整体框架确定下来。
具体的各类制度类的东西,楚辰只给了众人一个星期的时间,所有章程类的东西,要交给他来审阅。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可是船政学堂三十多名留学生,基本都具备对于近代工业、体制的了解。
外交人才罗丰禄、法学博士兼军舰制造专家魏瀚、矿物专家林应升和林日章、轮机专家陈兆翔、船舶设计罗臻禄、枪炮制造郑清濂、海上攻防萨镇冰……
这些人才,被楚辰安插到各个部门,进行协助性工作。
郭嵩焘坐在楚辰的左手边,脸色潮红。
虽然经过国内国外任职,早已养成宠辱不惊的神态。
但是他没想到,在国内整个官僚体系对他人人喊打的时候,楚辰竟然让他来干福建布政使,主导五年计划里的政务系统。
就在他已经进入状态,开始思考楚辰所说的政务系统,在福建应该如何展开的时候,楚辰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考。
“郭大人,五年规划中的政务方面,我可就拜托你了。”
楚辰的话,让在座的人,都停止了小声的讨论,而后望向坐在上首的郭嵩焘。
郭嵩焘收起自己的思绪,坦然的回望众人,而后扭头看向楚辰。
“楚大人,咱们的社会、民众,对于洋务或者工业方面的偏见太大了,我怕,过程中会有很多阻力,也怕引起较大的反弹啊。”
多年清廷官场的生涯,早就让郭嵩焘对于清廷官僚系统有了深刻的了解。
虽然说楚辰成立了很多新部门,可是福建旧有的官僚体系、士绅团体,绝对是改革中的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