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兹公司适时又推出另一个方式,那就是只要拉一个投资人进来,就可以提高自己一个点的收益率。
也就是说,只要拉十个官员来投资,那么自己的收益率就会提高到三个月50%!
一股投资风潮,席卷整个清廷官场,就连满人的皇亲国戚,也开始变卖祖产,进行投资……
朝廷的另一个动作,就是下旨对楚辰进行问责。
当楚辰的福建水师大胜法国舰队之后,慈禧终于再次感觉到了楚辰的威胁。
与入侵越南的法国相比,她感觉楚辰的威胁更大。
洋人赢了,大不了签订条约。
可是楚辰若是真的拥有了绝对的力量,那他们满族人的统治将会被推翻!
随即,朝廷以擅开边衅为由,召令楚辰入京述职,福建水师提督之职由福州将军庆春代管。
旨意下达之后,楚辰称病不出,而庆春也上奏自己能力不够,一切等楚辰病好了再说。
福建方面的反应,让慈禧暴跳如雷。
曾经一直支持楚辰的恭亲王奕欣被闲置,由庆亲王奕匡代理总理大臣。
本来想把左宗棠也撤掉,可是左宗棠在两江,起码还能当做朝廷和楚辰的缓冲,可是如果左宗棠不在了,那江南地区就再也没有人能挡住楚辰,因此,左宗棠的两江总督,并没有被撤掉。
慈禧数次召集军机大臣和直隶总督李鸿章研究对策,想要派兵前往福建将楚辰带回到帝都,可是,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其他将领,竟无一人敢去。
开玩笑,那可是刚刚打赢了法国这个列强的人,人家没说要造反,你派兵去,那楚辰岂不是必反?
更何况,户部声称只有存银50万两,如果真把楚辰逼反了,怕是没有任何军费能够支撑一场平叛。
就这样,朝廷和福建方面,都陷入了微妙的沉默之中。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福建和宝岛的实际掌控人楚辰,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不听调也不听宣的状态。
上任之后的庆亲王奕匡,在总理衙门多次会晤法国公使,与法国公使达成密约,清廷选择置身事外,声称楚辰是擅自开战,与清廷无关,法国如果要打击楚辰,清廷选择中立。
腐朽的清廷和强势的福建方面的对比,深深震撼着一些企图谋求国家富强的人们。
朝廷的打压和遏制,丝毫没有动摇福建方面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凭借东海一战,却让福建水师打响了名头,整个国内的有识之士,都以进入福建军政大学学习为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