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四)

不过,要是额头红彤彤的,那可就得小心了,“赤者,死”。为啥呢?红色在中医里往往代表着热、火、炎症,额头红得跟关公似的,说明体内火气太旺,烧得不行,这火要是烧到肺或者大肠,那可就麻烦大了,容易引发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至于“黄赤者,半死半生也”,那就是说,额头又黄又红,就像秋天的树叶,半黄半红,看着就让人揪心。这说明身体状态介于好坏之间,一方面有火的迹象,另一方面又显得虚弱,就像是两股力量在体内打架,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这时候,就得赶紧找医生看看,调理一下身体,不然可真就“半死半生”了。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笑话。有一天,张仲景仙师在街上溜达,看到一个人脸色苍白,额头微黑,仙师心想:“嗯,这小子肺或大肠有点问题,但肾气还不错,应该能扛过去。”结果,那人走过来,跟仙师打招呼:“嘿,仙师,您知道吗?我刚才吃了碗黑芝麻糊,结果不小心溅到额头上了!”仙师一听,差点没笑喷出来,原来是一场误会啊!

张仲景仙师闲庭信步于乡间小道,突然眼睛一亮,发现前面走来一位老兄,脸色黑得跟锅底似的。仙师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嘿,这位朋友,你这是肾和膀胱在跟你打招呼呢!”可不是嘛,按照咱们仙师的望诊秘籍,脸色发黑,那肯定是肾和膀胱这两个小家伙在闹别扭,得赶紧调理调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仙师是谁?那可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病情的深浅。他走近一看,嘿,这位老兄虽然脸黑,但眉心那块儿(也就是中医说的“明堂”)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青绿色。仙师心里乐开了花,暗道:“有戏!这青绿色,说明肾气还在努力抗争,生命力杠杠的!这哥们儿,还有的救!”

于是,仙师笑眯眯地对这位老兄说:“老兄啊,别担心,你这身体啊,就像是黑夜中的一抹青绿,虽然周围黑漆漆的,但你的心火不灭,肾气犹存,只要好好调养,定能恢复如初。”这话一出,把旁边围观的吃瓜群众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老中医,说话咋这么文绉绉,还带点诗意呢?”

但咱们仙师还没完呢,他又接着说:“不过啊,要是你这明堂不是青绿,而是变成了黄色,那可就不妙了。黄色,那可是脾胃衰败,气血两虚的象征啊!到时候,怕是神仙难救,只能准备后事了。”这话一出,周围的气氛瞬间凝固,大家都被仙师的直言不讳给震住了。

仙师见状,又补充了一句,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当然了,如果明堂是黄中带赤,那就像是秋天的树叶,半黄半红,半死不活,病情嘛,也就半好半坏,还有一线生机,得赶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啊!”这话一出,大家伙儿都笑了,原来中医也能这么幽默,这么接地气!

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插个题外话,说说这望诊的神奇之处。在古代,没有X光,没有B超,更没有各种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医生们全靠一双慧眼,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眼神、体态等细节,来判断病情。这简直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极高智慧和敏锐观察力的艺术!

回到咱们的主题,张仲景仙师的这段望诊秘籍,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更让我们明白了,健康不是靠药物堆砌出来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去感知、去呵护的。就像那位脸色发黑的老兄,虽然病情严重,但只要心中有希望,肾气还在努力抗争,那么,康复的大门就永远为他敞开。

咱们再来个小总结:如果你发现自己脸色发黑,别担心,那可能是肾和膀胱在跟你开个小玩笑。只要你的明堂不是变成黄色或者黄赤色,那就还有救!赶紧找位靠谱的老中医,让他帮你把把关,调理调理。说不定,你也能像那位老兄一样,从黑夜中走出,迎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