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脉证并治(二)

小弟子继续问: 对了,师父,这些方子有没有什么忌口啊?

张仲景仙师认真说道: 当然有啦!在服用这些方子的时候啊,你得注意忌口。比如啊,不能吃生冷的食物、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不能吃油腻的食物等等。因为这些食物啊,都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

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跑来,好像脑袋里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他眨巴着大眼睛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事儿,老想不明白了。您知道不,这冬温病要是找上门来,咱们得咋整啊?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让它立马退散?”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还挺有求知欲的嘛!于是,他故作神秘,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病冬温啊,这事儿可大可小,不过别怕,有我在,啥妖魔鬼怪都得靠边站!冬温这病,它的邪气喜欢往下窜,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专门挑软柿子捏。所以啊,你会觉得身上热乎乎的,肚子还隐隐作痛,一直扯到小肚子那儿,就像是有人在里面打鼓。更绝的是,到了半夜,喉咙干得像沙漠,喝水都不解渴,那叫一个难受啊!”

小弟子一听,眼睛都瞪圆了,连忙追问:“那,那脉象呢?脉象怎么说?”

仙师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脉象啊,那可是个大学问。冬温病的脉象,沉得像海底的石头,但时不时又蹦跶一下,快得像兔子赛跑,这就叫‘脉沉实,时而大数’。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跟坐过山车似的,刺激得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估计心里已经在嘀咕:“师父这是在说病呢,还是在讲相声呢?”

不过,仙师可没打算就此打住,他继续说道:“得了这冬温病啊,咱们有两大法宝,一个是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另一个是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别急,我这就给你细细道来。”

“先说这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吧,那可是个清热解毒的能手。你得准备石膏半斤(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25克,记得要碎成小块,再用棉布包起来,免得它到处乱跑),黄连三两(也就是15克),黄芩四两(20克),甘草二两(10克)。把这四样宝贝一股脑儿扔进锅里,加上满满一斗水(大约就是现在的10升水),然后开大火煮,煮到水只剩下三升(大约3升)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啦。这时候,汤色金黄,香气扑鼻,你温温地喝上一升,一天喝三次,保证你药到病除,神清气爽!”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病愈后活蹦乱跳的样子。

“不过啊,要是这病拖得久了,六七天都不拉粑粑,那你就得换上另一剂猛药——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了。这方子里的药材,大黄四两(20克),黄芩三两(15克),地黄四两(20克),牡丹皮三两(15克)。同样的,把这些药材一股脑儿扔进锅里,不过这次得多加点水,一斗二升(大约12升),煮到只剩下两升(大约2升)的时候,就可以过滤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记得哦,大便一通,立马停药,别贪杯,免得拉肚子拉得停不下来!”

张仲景仙师来了兴致,继续讲解:“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和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这两个方子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在治疗冬温病方面,可是有着不可小觑的功效。

就拿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来说吧,石膏能清热泻火,黄连和黄芩则能燥湿解毒,甘草则能调和药性,四药合用,既能清除体内的热毒,又不会过于寒凉伤胃,真是妙不可言。

而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呢,更是治疗便秘的利器。大黄能泻下通便,黄芩清热燥湿,地黄滋阴养血,牡丹皮则能活血化瘀。这四味药搭配起来,既能解决便秘的问题,又能兼顾身体的整体平衡,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