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子听了,连连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张仲景仙师看着他,心里暗暗高兴:这小子,将来肯定是个中医界的好苗子!
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仙师啊,我听说伤寒病有救里和救表的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能不能给我讲讲,再赐我几个药方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捋了捋长胡子,说:“小弟子啊,你这问题问得好!伤寒啊,那可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对付它,咱们得讲究策略,就像打仗一样,得知道什么时候攻,什么时候守。来来来,我给你细细道来。”
“伤寒啊,要是医生一不小心给误治了,比如用了泻药,结果呢,病人就开始拉肚子,拉得那叫一个惨,清谷都出来了,还浑身疼。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赶紧救里,先把里面的阳气给补回来,不然人就要虚脱了。等里面的阳气足了,拉肚子止住了,要是还浑身疼,那咱们就得转攻表了,把外面的邪气给赶出去。救里啊,咱们有四逆汤;救表呢,桂枝汤可是不二之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连连点头:“仙师,快说说这药方怎么配吧!”
“好嘞,咱们先说四逆汤。这方子啊,简单又实用,就像四位勇士,手拉手,一起守护你的阳气。”张仲景仙师娓娓道来,“人参二两,那可是大补元气的,就像给你身体里的电池充电;甘草二两,炙过的,甘甜入脾,能缓急止痛,还能调和药性,就像个和事佬;干姜一两半,那可是暖胃的能手,吃了它,肚子里就像有个小太阳;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这可是大辛大热的家伙,能回阳救逆,就像把你从冰窟窿里拉出来。这四味药啊,用水三升煮,煮到最后剩下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要是身体壮实点的,附子可以多放点,干姜也可以多加些。”
“换算成现代计量啊,那就是人参10克,甘草10克,干姜7.5克,附子一枚(这个附子啊,得注意,有毒,得炮制好了才能用,量也得根据病情和体质来调整,可不是随便加的)。这四味药啊,一起煮,煮到水剩下一大半,然后就可以喝了。喝了之后啊,你会觉得身体里暖洋洋的,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那桂枝汤呢?是不是也很神奇?”
“哈哈,桂枝汤啊,那可是中医里的明星药方,就像娱乐圈的超级巨星,谁不认识啊?”张仲景仙师笑道,“桂枝三两,去皮,这可是发汗解肌的能手,吃了它,汗毛孔就像打开的小窗户,邪气就能出去了;芍药三两,那可是养阴和血的,就像给你身体里的血液加油;甘草二两,还是那个和事佬,调和药性;生姜三两,切片,那可是温胃止呕的,吃了它,胃里就舒服多了;大枣十二枚,劈开,这可是补血的佳品,吃了它,气色都会好起来。这五味药啊,一起煮,煮到水剩下三分之一,然后就可以喝了。”
“换算成现代计量啊,那就是桂枝15克,芍药15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60克(这里的大枣啊,得注意,不是红枣,是那种干的大枣,十二枚可不少呢)。煮的时候啊,得用小火慢慢熬,就像熬粥一样,熬到水剩下三分之一,然后就可以喝了。喝了之后啊,还得喝点热稀粥,就像给身体加个餐,然后再盖上被子捂一会儿,等身上微微出汗,那就大功告成了。记住啊,汗可不能出得太多,像水流漓那样可不行,不然病可除不了。”
小弟子听得哈哈大笑,连说:“仙师,您这讲解真是太有趣了!那要是喝了药不出汗怎么办呢?”
“哈哈,不出汗啊,那就再喝呗,就像吃饭没吃饱,再添一碗嘛。”张仲景仙师笑道,“不过啊,得注意时间间隔,别一股脑儿全喝了,得给身体点反应的时间。要是还不出汗,那就得调整药量了,或者再加点其他药。记住啊,治病就像打仗,得灵活应变,不能死搬硬套。”
“还有啊,喝了桂枝汤啊,有些东西可不能吃,比如生冷的啊,吃了肚子该疼了;粘滑的啊,吃了消化不了;肉面啊,五辛啊,酒酪啊,臭恶的东西啊,这些都得忌口,不然啊,药效就该打折了。就像你吃了个美味的大餐,结果又吃了个冰淇淋,那肚子能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