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臣眼见城破在即,心中的忠诚早已被恐惧所吞噬。
他们在恐惧的驱使下,丧失了基本的原则和底线,暗中与城外的罗楠取得联系,偷偷互通消息,并且秘密商议着投降的事宜。
他们在朝堂上依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每日按时上朝,参与议事,言辞之间还表现出对秦政的忠诚不二。
可暗地里,他们却在为自己的后路精心谋划,转移财产,安排家人。他们的行为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让人防不胜防。
这种表里不一的行径,使得朝堂之上弥漫着一股诡异而压抑的气氛。其他大臣们虽有所察觉,但在这混乱的局势下,也只能敢怒不敢言,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之中。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秦沛则按兵不动。
他率领着自己的军队,犹如一只蛰伏的猛虎,静静地潜伏在草丛之中,观察着燕京城内局势的每一丝变化。
他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身着铠甲,威风凛凛。
眼神深邃而复杂,时而闪过一丝锐利,时而又陷入沉思。
心中正在权衡利弊,思考着自己在这场混乱局势之中应当站在何种立场。
是趁虚而入,凭借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在燕京城最虚弱的时候给予太子秦冉致命一击,从而获取最大的利益?
还是等待更佳时机,坐收渔翁之利,等到各方势力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手收拾残局,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
亦或是出手相助,帮助秦政稳住局势,换取他的信任和感激,在北秦朝堂上获得一席之地?
种种可能性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如同乱麻一般纠结在一起。
秦沛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对整个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他必须谨慎行事,不能有丝毫差错。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燕京城外的方向,仿佛要透过那厚厚的城墙,看穿城内的一切。
小主,
他在等待一个信号,一个能够让他下定决心,做出正确抉择的信号。而燕京城内的局势,也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深渊……
罗楠依旧坚定不移地对燕京城施展围点打援的战术,时间就在这紧张对峙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了十多天。
在这漫长的十多天里,燕京城仿佛变成了一座被汪洋大海孤立的孤岛,四周被罗楠的军队围得水泄不通。
城外一片死寂,除了围城的狼牙军外丝毫不见往日那种前来勤王救驾的人马络绎不绝的热闹景象,连一个援兵的踪迹都寻觅不到。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燕京城内往外逃窜的人却日益增多,如同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起初,率先涌出城门的是那些普通的百姓们。
他们满脸写着惶恐与无奈,拖家带口地艰难从城中涌出。
这些百姓们大多背着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行囊,里面或许只是装着几件破旧的衣物和勉强够维持几日生计的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