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萧又问道:“那你对这些收复之地,可有什么安排?”
罗楠连忙说道:“陛下,西楚国土包括藏地、青省、川西等地,而南越的滇地离西楚最近,臣以为,滇地距离大秦本土较远,管理不便,不如暂时将滇地以及周边一些地方送给西楚女王项紫薇。如此一来,既能增进与西楚的情谊,又能让我们集中精力管理其他收复之地。况且,臣有信心,假以时日,定能将整个西楚国纳入我大秦版图。”
秦萧坐在华丽的龙椅上,微微皱眉,认真地听着罗楠的陈述。
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草率决定。
听完后,他缓缓说道:“罗丞相的话虽然有几分道理,但是出兵南越绝非小事,其中涉及诸多方面的考量。朕还需与大臣们商讨一番,权衡利弊,再做定夺。”
于是,秦萧即刻召集了大秦太尉独孤剑以及内阁大臣们。
众人齐聚在宽敞的议政厅中,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桌案旁,气氛严肃而凝重。
太尉独孤剑率先发言,他紧皱着眉头,神色忧虑地说道:“陛下,罗丞相此计虽妙,从长远来看或许对大秦有利。但出兵南越并非易事,其中牵扯众多复杂因素。我们必须考虑周全,军队的合理调配、充足的后勤保障,这些都是关乎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而且,战争一旦爆发,我们还可能面临各种未知的风险,比如其他国家趁机捣乱,或者陷入持久战导致国力损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内阁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独孤剑的话。
紧接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激烈而详尽的讨论。
有人详细分析军队的部署策略,提出不同的作战方案;有人深入探讨后勤保障的细节,计算粮草、兵器的储备与运输;还有人担忧可能面临的风险,推测其他国家的反应,并思考应对之策。
众人从各个角度对出兵南越一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一商讨,就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
在漫长的讨论过程中,时而争论激烈,面红耳赤;时而又陷入沉思,安静无声。
烛光在众人的脸上摇曳,映照着他们严肃而专注的神情。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秦萧和大臣们全面权衡了利弊得失,觉得罗楠所奏确实非常有道理。
秦萧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大声说道:“罗丞相的奏请,朕准了。”当即,他郑重地下旨封罗楠为平南大元帅,赋予她统领大军、出征南越的重任。
罗楠大喜,跪地谢恩:“陛下英明!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在大秦宏伟壮丽的宫殿之中,气氛略显凝重。
罗楠神色庄重,步伐沉稳地走向御座之上的秦萧。她深知,接下来的这番对话,将对大秦的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罗楠在秦萧面前站定,微微欠身,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此次征伐南越的战役,关乎大秦的兴衰荣辱,意义重大。臣若想全身心投入到战役的指挥之中,做到心无旁骛,实在无力再兼顾大秦首相这一重任。恳请陛下恩准臣辞去首相之职,让臣能专注于战事,为大秦立下战功。”
她的眼神中透着决绝与坚毅,仿佛已经将全部的精力都聚焦在了即将到来的战争上。
秦萧坐在龙椅上,微微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脸为难的神情。
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罗爱卿啊,你这可着实让朕犯难了。你在首相之位上任职并不久,为大秦兢兢业业,功绩卓着。如今你突然提出要辞去首相之职,朕实在不舍。况且,你也清楚,如今大秦之内,人才虽多,但能有足够能力和威望,担得起领导‘内阁’这一重任的首相人选,实在是难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