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蔡琰也有小心思

所以赶紧收手向刘辩回礼:“殿下,邕适才因被这顽劣小女所惊,实无责怪殿下之意。只因此两日确有听到下人于背后私议小女之闲言,一时没能自控,于殿下跟前言语有失妥当,当是邕向殿下致歉,望殿下勿罪于邕才是。”

什么?有下人在背后议论蔡琰和我嘛?这可不是好事,这个时代的人是很看重这种事的,这要是真传了出去,会对蔡琰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得赶紧把这些个闲言碎语断绝掉。

想了想,我再次向蔡邕行礼:“先生所言甚是,乃孤先前所思简单矣。今不若如此,孤即刻遣人往请孤之舅父,使舅父往母后处求请,令孤以皇家之名义,纳蔡琰为孤之义妹,如此,则今后当无人再敢于背后妄论猜疑了。先生以为可否?”

听了刘辩的办法后,蔡邕转而高兴的说:“殿下乃汉室血脉也,若纳小女为妹,此实乃小女之幸也!老夫于此当代小女拜谢殿下矣。哦,对了!因适才之事,邕几乎忘却,前来寻找殿下,乃因正堂中有卢公同王将军与文和先生等人正在恭候。邕特来禀报殿下知晓。”

一听蔡邕找我的原因,我立马欣喜的说道:“善哉!竟是文和先生至矣,速引孤往正堂去也。”

说完,我又看向还站在一旁闷闷不乐的蔡琰,:“小妹勿怪,孤有要事在身,今日恐难与小妹共习音律,且待明日再学罢。”

可没想到,蔡琰却是有些赌气的说了句:“殿下有事但去无妨,观殿下日日繁忙,日后也不必再与小女学习音律矣。”说完,就转身往西院,头也不回的跑去了。

听了这让人莫名其妙的话,我有些尴尬的挠挠头,向蔡邕看去。蔡邕起初见蔡琰这样没有礼貌的表现,显得又有些生气,想立刻叫住蔡琰,再训诫她一顿。

可当刘辩看向他时,蔡邕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低头躲过了刘辩的目光只是无奈的叹气,又摇了摇头。

接着抬起头,像是下了什么决定一样,向刘辩行礼:“殿下,小女如此不懂礼数,竟这般无礼与殿下言语,请殿下勿罪。适才殿下所言纳小女为义妹之事,邕思虑之,恐小女无此福分,邕恳请殿下,此事暂且作罢,待日后再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