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好好活着

从朱元璋离开应天开始,他就犯了两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第一件事就是对朱元璋不够恭敬,在大臣面前狐假虎威。且不说朱元璋的眼线遍布朝野,就算等他回来大臣们和朱元璋一告状,也够他胡惟庸喝一壶的。其次就是朱元璋赋予你建国的权力,可没让你狐假虎威地上朝,接受大臣们的奏报,你胡惟庸未免太拿自己当个人物了吧,你以为手中是御赐玉如意,代表着朱元璋的权威,其实那不过是朱元璋把玩和偶尔充当痒痒挠的小物件罢了!

只能说朱元璋真的太懂人性了,如何让一个颇有能力,而且八面玲珑,处事圆滑的胡惟庸露出马脚呢?朱元璋给的答案就是:给他权力,给他天大的权力,让他放肆。结果很明显,胡惟庸没经受住考验,被权力冲昏了头脑。

胡惟庸在朝堂上捧着玉如意,露出一副与人为善的笑容,这份笑容到底有几分真假当然无人能分辨。

“在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某些官员,皇太子殿下整合商业部之后,下令天下所有人经商都需要商业部颁发的许可,而且要知道,官员是不允许经商的,但是我前段时间接到了举报,说有某些德高望重的大臣,因为家中清贫所以到闹市中摆摊卖字画,甚至给人算卦!都不用说官员,怕是把读书人的脸都丢尽了!我没有办法,只好把他的摊子收了,希望各位大臣可以引以为戒!这没钱可以跟国家说,可以跟亲朋好友借嘛,实在不行,还可以和我借!希望大家以后都要有读书人的风骨,可不要做这些有辱斯文的事情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惟庸一直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汇集到刘伯温身上,刘伯温就一直一副古井无波的模样,仿佛再也不会因为外界的所有事情出现情绪。

但是宋濂和吕昶确实气得不得了,这老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你胡惟庸当着群臣明讥暗讽刘伯温,那不就是在打人脸么?

毕竟,字画加算卦再加上穷困潦倒,那不就是刘伯温么。

胡惟庸露出一副玩味的笑容,“诸位同僚,我的话已经说完,如果没有其他事要上奏,那咱们就退朝?”

伴随着胡惟庸一声令下,众官员又鱼贯而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在朱元璋还在应天的时候还能有所收敛,但是朱元璋一走,怕是朝堂上要掀起一阵波澜了,不出意外胡惟庸首先就要拿刘伯温开刀了……

胡惟庸走在最后,审视着百官,看到刘伯温拄着拐杖的佝偻模样,他竟好像有些于心不忍地感慨着。

“这一把年纪了,何苦呢?凭他这一把老骨头真的能争过我们么?”

淮西集团的骨干唐胜宗、陆仲亨、费聚、赵庸等人都围在了胡惟庸身边。

唐胜宗首先开口,“宰相大人难道是心疼刘伯温那老东西?”

胡惟庸摇了摇头,“我是可怜他啊!也是尊敬他。从韩国公到现在,能跟咱们淮西集团争一争高下的也只有他了。可惜天命在我不在他,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赵庸嘿嘿一笑,“宰相大人怕是谦虚了,这刘伯温哪里是您的对手,您背后可是咱们整个淮西子弟营,谁敢不服您,凭他这么一个老腐儒还值得您放在心上么?”

“刘伯温这个老东西可不简单,咱们淮西子弟里有不少人都被他定了罪,不是撤职就是贬为庶人,这还是皇上念在这帮老哥们有军功的前提下。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治他于死地,诸位可不能手软啊……”陆仲亨眼中流露出一丝杀机。

胡惟庸一捋胡须,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诸位请放心吧,虽然我钦佩他,但是不代表我会放他一马。现在皇上不在应天,那应天就是我一个人说的算。等哪天有机会了,我就要永绝后患,我绝对不会让这老东西坏了咱们的大计!”

众人都是点点头,如此甚好!

胡惟庸心里暗道:刘伯温啊刘伯温,我倒是要看看咱俩究竟谁不得好死!现在连皇上都不站在你这边,默许我的行动,你怕也是活不长了……

“诸位大人,如不嫌弃,今晚到我府上一叙如何?惟庸早就吩咐下人准备了酒菜。”

几人齐齐点头,如此甚好!

可是他们不知道,不远处,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他们,连他们的一举一动,每句话都被记录了下来……

总有人以为自己是高明的棋手,结果连对手是谁都没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