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卿请起,此来可是为送上元逊(诸葛恪)日前所说的高产稻子?”
张翼点点头,作揖道:“陛下圣明。”
而后他直起身,双手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说道:“陛下,此物便是那高产水稻,因其生在交趾以南的“占城国”境内,故而臣等称其为“占城稻”。”
刘禅微微颔首,示意张翼将木盒呈上。
张翼小心翼翼的捧着盒子,稳步上前,将其轻轻放置在刘禅面前的案几上。
刘禅迫不及待打开木盒,只见里面的占城稻种颗粒饱满,色泽温润。
“张卿,此稻,可曾尝试种植过?”刘禅抬起头,目光灼灼看着张翼。
张翼恭敬回答道:“陛下,数月前益州刺史部的人将此稻种带回后,臣在涪陵已率先尝试试种,涪陵气候温润,水源丰沛,正适合这占城稻生长,从播种到收获,不过五十余日,便获得了颇为可观的收成。”
“哦?可否细细说来。”刘禅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
“回陛下,臣按照占城当地土人的种植方法,在一块贫瘠之地上播下稻种。起初,臣心中也忐忑不安,不知这稻种能否适应涪陵的水土。但没过几日,稻种便纷纷发芽,长势迅猛。在生长期间,虽遇过几日干旱,可这占城稻竟未受太大影响,依旧茁壮生长。到了收获之时,产量比本地普通水稻高出了近一倍。”
张翼说着,眼中也闪烁着光芒。
“依臣看来,此物既能适应涪陵的水土,那么在所有长江以南气候温润之地,应当都能广泛种植。”
刘禅听后,不禁抚掌大笑:“好啊,张卿,益州刺史部此次功劳可不小,若能将这占城稻在我大汉南境推广开来,不仅将来百姓能免受饥荒之苦,我大汉国力也将大增!”
张翼连忙跪地谢恩:“陛下过奖,此乃陛下有先见之明,臣不过是奉命行事,只是这占城稻的推广,或许还需一些时日,臣有几点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刘禅坐直身子。
“其一,占城稻的种植方法与中原传统水稻略有不同,需编订详细的种植指南,分发给各地农户,让他们知晓如何播种、灌溉、施肥。”
“其二,应先在南方各郡县挑选适宜的土地进行小范围试种,初见成果后再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以免因盲目推广而出现问题。”
“其三,需安排农官前往各郡指导,及时解决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张翼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