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棒梗的锅

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5704 字 18天前

八月中旬,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工业展览馆落成,李怀德参加了仪式并讲话。

历时五个月,大胆使用了钢结构和新材料,接受了法国设计师团队的设计方案,红星钢铁集团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展销场馆。

当然了,这并不是集团的第一次筹建展馆,早在去年的年末,津门贸易管理中心在新收购的办公楼一楼和二楼创办了展销厅。

但无论是从规模、面积,还是功能上,都不如这一次所建展馆专业。

李怀德在讲话中公布了一条消息,红星钢铁集团将在今年的年末筹办联合工业展销会。

这倒不是心血来潮,临时决定的,红星厂早有展销产品的经验。

周先生来红星厂调研时,销售处便组织了一次面向京城市民的展销会。

红星厂也主动参加过位于羊城的展销会,以及在津门每月面向联合企业举办的内部展销会。

在不缺少经验的前提下,红星钢铁集团能提供品类丰富的产品以供展销。

同时拉上联合企业共同举办,没有人会怀疑这一次展销会办不好,反而充满了期待。

只是与以往不同,负责展销会的不再是秘书长李学武,而是分管经济工作的高雅琴副主任。

这倒是颇有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意思。

就在钢城人事接连变动的关键时期,就在李主任频繁调整集团干部的特殊时刻,秘书长竟然缺席了这么重要的活动。

表面上大家自然该鼓掌鼓掌,该支持支持,可心里早就泛起了波澜。

到底是李主任和秘书长掰了,还是秘书长和高副主任之间拆了,形势太过于复杂了。

你都说认真工作,不要有山头思想,更不能轻易站队,可身在局中,有几个能独善其身的。

真有关系和背景的还成,这机关里但凡想要进步,仔细钻营的,有哪个没主动表示的?

老人常讲,谠内无谠,帝王思想,谠内无派,千奇百怪,当是如也。

要说红星钢铁集团内部没有站队的情况,怕不是班子里成员自己都不相信。

但要说普遍存在也不是不现实的,因为就是想要站队,你也得够影响力和资格啊。

甭说科员了,就是一般的科长也不够格啊。

话又说回来了,一个组织,一个集体,只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时期,就会出现不同意见。

长时间的协调和组织,不同意见又会发展成为不同的派性,同时也会滋选出代表人物。

你要问红星钢铁集团派性中有没有李学武的一席之地,这纯粹是明知故问了。

从保卫处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参与了红星厂向集团进步的所有工作,经历了全部的过程。

集团内部谁不知道,秘书长独具慧眼,选人用人从没有出过差错。

除此之外,其培养人才的手段也是一绝,集团和分支机构中不少部门负责人都受过他的提点。

今日集团组织生态形势悄然变化,李学武的“门生故旧”便有了思想波动。

就在李怀德参加工业展览馆落成仪式的时候,何雨水代表红星钢铁集团工宣队,同其他工厂的工宣队代表受到了***的接见。

而后,受李学武指示,何雨水代表集团工宣队在联合工业报上发表了一篇《主动权来自实事求是》的文章。

文章署名虽然是何雨水,但头版头条的这篇文章,大家还是看出了秘书长的行文风格。

随着上面对工宣队工作的重视,集团内部对这一派出组织的态度也愈发的保守和谨慎。

工宣队负责人何雨水的履历和关系被翻了出来,被无数双眼睛审视和调查。

尤其是她同李学武之间的关系,更是被放大了无数倍。

就连大院里的职工和街坊邻居也受到了一些询问和探查,幸好李学武在四合院以及周围邻居之间经营的关系妥当,没有人胡说八道。

再加上沈国栋在街道的关系和势力,倒是没有人从这边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不过这一行为倒是触及到了李学武的底线。

何雨水此前担任过什么职务,从事过什么样的工作,有过什么样的表现,那是她个人的事。

现在,她是红星钢铁集团工宣队的负责人,是受他领导的业务干部。

这些人的小动作是什么意思?

何雨水此次发表的文章核心主旨为:大国崛起,当先反“普世”观念,工业崛起,当也先反“普世”观念。

她在文章中指出,今人所谓的“普世价值”,其本质就是消极观念。

凡事一脱离实际,就不可能进入有效的实践,而实践恰恰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关于这一点,理论上是早有定论。

英国崛起之初崇尚培根的实验主义,实验主义不信“普世”教条,万物得亲自经历。

美国崛起之初也有杜威的实用主义,这也是反普世的哲学。

不迷信,不崇拜,不搞个人主义和教条主义。

何雨水的这篇文章似一把利剑,看似是对目前其所在岗位工作意见的诠释和宣扬,实际上是快剑内斩,劈的是集团内部的一些妖魔鬼怪。

这把剑太过于锋锐,杀人不眨眼,躲无可躲,挡不能挡。

可真究极起来,面对这篇文章,又有多少人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怒不敢言。

说什么,怎么说,这一看就是秘书长的文章,全集团上下有几个笔杆子硬过他的。

没有善意拉拢,没有刻意结交,刀笔如剑,斩得那些上蹿下跳的小人头皮发麻。

这位秘书长可不是谦谦君子,只会写文章骂人,惹急了,那是要动粗的。

谁都没有想到,就在李主任逐渐完善人事工作调整,各主管领导协调工作分工的关键时刻,一篇反教条主义的文章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下面的人不敢乱动乱说了,上面的领导又能如何,秘书长授意发表的文章,代表的态度还用问,还用探听吗?

从李主任牵头组建管委会的那天起,所有政策性和理论性的文件都是由秘书长起草的。

换句话来说,李怀德负责的管委会,一切管理路线和政策,都是由李学武来制定的。

现在关于明年的工作部署,集团层面还没有一定的结论,下面先慌了,这还了得?

李学武的这一巴掌抽在了所有人的脸上,让头脑发热的他们瞬间冷静了下来。

文的如果不吃,我可就要来武的了。

——

“听说周苗苗同志去港城了?”

黄干颇为遗憾地看了窦耀祖一眼,转头对李学武说道:“你们用人太激进了。”

“扰了你的雅兴?”李学武瞟了他一眼,淡淡地问道:“兜了一圈回来,没交公粮吗?”

“唉——老夫老妻的,也就剩那点儿兄弟情谊了。”黄干没有贼胆,贼心却一直不死,这会儿吹牛哔道:“我现在最见不得年轻貌美的姑娘了。”

这么说着,他还颇为大胆地打量了来给他们送茶水的服务员,把人家小姑娘看的面红耳赤。

“去,跟保卫科说,这里有流氓。”沈国栋笑着调侃道:“让他们准备辣椒水,老虎凳。”

“嗤——”俱乐部新招了一批服务生,看他们都很面生,但也知道是“大人物”。

她被沈国栋逗得忍不住嗤笑了一声,又不好意思地躲了出去。

“哎呀呀——可惜可惜。”

黄干也不知道在可惜什么,啧舌地看着小姑娘离开,转头瞪了沈国栋一眼。

沈国栋却是跟他混熟了的,丝毫没有在意他的态度,转头看向李学武汇报道:“彪哥给东风船务第一艘万吨货船起了个东风甲-A的船名,让我问你行不行。”

这艘船试航还是上上月的月末,东风船务委托由营城船舶制造,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

咋说呢,这是营城船舶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集装箱货船,也是东风系的第一艘大型货船。

最高兴的莫属姬卫东了,以前顺风远洋从东风船务租赁的货船都是千吨级的,这一次直接上万,一艘顶以前的十五艘还要多。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是集装箱货船,比散装货船更能装。

“我没有意见,这点事就不用问我了。”李学武摆了摆手,看向黄干提醒道:“茶淀农场要学会使用集装箱作为货运的主要途径了。”

李学武和沈国栋在某些“私事”上都没有瞒着黄干,在这里讲的十分坦然。

包括坐在一边的窦耀祖,听见这些私话也不自觉地挺了挺脊背,他还是李学武信任的人。

“真是不敢想,这才三年多的时间吧。”黄干感慨着看向了沈国栋说道:“鸟枪换炮了,你们都有一万五千吨的货船了,上哪说理去。”

“咋地,你还有什么意见啊?”沈国栋逗了他,道:“要不我帮你也订购一艘?”

“干啥?去海上兜风啊,还是钓鱼啊?”

黄干不以为意,好笑地坐直了身子,端起茶杯说道:“我当然欣喜看到你们的成功,说实在的,我一点都不眼气。”

“嗯,这话说的一点都不酸。”李学武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看向窦耀祖说道:“我可以作证。”

“呵呵呵——”窦耀祖老好人一个,只是轻笑,不敢说话。

今天这个场面,他才是最尴尬的那个。

要论地位,李学武和黄干不用讲,就连沈国栋都在街道闯出一片名堂来了。

他跟在李学武的身后混了快三年,也才混了一个联营公司副总的职务。

当然了,你要说现在的他比以前那是跨越的进步,以红星钢铁集团和圣塔雅集团合作筹办的建筑工程公司留给他一份,还不是李学武照拂。

可就是这联营公司的副总,比照已经有了组织身份的沈国栋也是万万不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