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伟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话锋一转,脸上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说道:“凤祥,根据欧罗巴那边传来的消息,北苏研制出一款超级车载大杀器,你知不知道?这消息可是千真万确,据说在战场上那威力简直能改变战局。”
张凤祥听闻,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在脑海中迅速回想了过往收集到的各种情报和资料,片刻之后,确定二舅吴国伟所说的应该就是北苏赫赫有名的“喀秋莎”火箭炮。张凤祥眼神坚定,语气沉稳地说道:“我知道,应该跟咱们的107火箭炮类似的武器。咱们的107火箭炮虽然轻便灵活,在很多复杂地形都能发挥作用,但北苏的是车载火箭炮。它有卡车作为载体,口径更大,射程更远,威力也更足。想象一下,那一排排火箭弹齐射出去,所到之处,片甲不留。所以咱们得尽快让大舅把卡车生产设备运回来,到时咱们也能改进107火箭炮,让它的性能更上一层楼。有了更先进的武器,咱们在战场上更能好好杀鬼子。”
吴国伟听了这话后,原本凝重的脸上瞬间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未来武器发展的新希望。吴国伟激动地拍了拍大腿,说道:“凤祥,我知道了。你这脑子就是好使,分析得头头是道。我这就给你大舅发电报,催促他尽快把设备运回来。有了这些设备,咱们一定能打造出更厉害的武器。”
等二舅吴国伟火急火燎地给大舅吴国华发完电报后,张凤祥一刻也没有耽搁。张凤祥深知时间紧迫,这件事情对于武器研发的重要性,于是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奉天城理工学院。学院里绿树成荫,莘莘学子们正穿梭在各个教学楼之间,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求知的热情。
张凤祥径直走向校长办公室,见到了李来福校长。李校长正坐在办公桌前,专注地看着一份文件。张凤祥礼貌地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走进了办公室。张凤祥为了表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恭敬地向李校长行了个军礼,然后缓缓叙述了吴国伟所述的北苏大杀器的事情。张凤祥说得详细而又生动,从北苏“喀秋莎”火箭炮的特点,到对我方武器改进的启示,再到需要学校科研力量配合的地方,一一阐述得清清楚楚。张凤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为武器改进贡献一份力量。
在那宽敞明亮却又弥漫着严肃氛围的办公室里,李来福校长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认真地听完张凤祥一番讲述后,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来福轻轻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张司令,您说的这事我心里有数。咱们学院,早在前年就组织了一批顶尖的科研人员进行深入讨论,大家日夜钻研、反复论证,就为了搞出一款能在性能上远超北苏的车载火箭炮。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我们还真就确定了一款绝佳的方案。”
李来福校长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遗憾,接着说道:“不过,当下遇到了个难题。咱们的卡车资源实在是太短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因为这卡车不够,我们也仅仅是建造了八部样车而已。这八部样车凝聚了我们科研团队无数的心血,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是大家精心打磨的。”
张凤祥原本就炯炯有神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连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地说道:“真的?这可太让人惊喜了!我一直盼着能有这么一款出色的装备,没想到咱们学院已经有成果了。”张东祥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款车载火箭炮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场景。
小主,
李来福校长挺直了腰板,表情严肃而认真地说道:“张司令,您放心。我们搞科研的,向来都是严谨得很,绝对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每一个数据、每一项性能都是经过反复验证的,容不得半点虚假。”
张凤祥司令迫不及待地追问道:“这车载火箭炮还没有在战场上检验过吧?毕竟实战才是检验武器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了实战,才能知道它到底行不行。”
李来福校长自信满满地说道:“实验场地中进行过而且不止一次。我们进行了多次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每一次它都表现得相当出色,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预期。无论是在平坦的草原,还是在崎岖的山地,它都能稳定地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只可惜卡车限制了这款武器的发展,不然我早就向远东兵团汇报了。”
张凤祥司令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急切地说道:“那您能给我讲讲具体的参数吗?我想详细了解一下这款车载火箭炮的厉害之处。”
李来福校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这可是我们科研团队的骄傲,给您介绍一下也是应该的。”随后,李来福从保险柜中拿出一份资料,一边看着,一边详细地叙述起来:“这款车载火箭炮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它的十九管发射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密集的火力覆盖。每一枚130毫米的火箭弹都蕴含着巨大的威力,能够对目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射程方面,它的最大射程达到了十公里,这在同类装备中可是相当出色的。而且,它的精度也比较高,能够基本准确地命中目标,误差在五十米左右,不过对于覆盖式炮击这些误差是可以弥补的。此外,它的装填速度也很快,只需五到六分钟即可,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